分享

观音重生槐 || 简单就快乐

 作家平台 2020-08-11

丙申年七月,骄阳似火,沿古银州城遗址南5里,横山山脉在无定河畔异峰突兀,俯视江河,崖石清秀,峰顶古庙群依峰而建,错落峰峦,气势恢宏。

攀爬陡峭的石阶,漫山披绿,松柏成林。而立峰巅,可摘星揽月,俯览山川,无定河畔,碧绿的稻田宛若春浪绿波翻卷,直接云天。

几朵浮云点缀,天是一种特别的蓝,无定河水从田野穿过,沙鸥在绿色的波浪中起伏,欢快的鸣叫着,如一幅高远宽袤的水墨画卷。

泗源沟村窑居错落在山间或平原,远眺山梁间依稀闪现的古窑居,见证着这个古村落的沧桑变迁。新农村气象万千,杨柳点缀,庭院相簇,大道车喧。

 玉龙吼风调雨顺,四海静世界和谐。立在峰顶巨大的石牌坊前,细细品味镌刻的书联,闻听山风拨响的风铃声,似乎参透着这空灵静谷的风雅和神灵。

从峰顶眺望,错落在半峰的古亭下,形似一朵绽放开的雪莲态美丰韵,听随行的买娃叔说,那是一棵千年古槐盛大的花枝。

盘峰而下,手抚着这颗苍劲挺拔的古槐,古槐的躯干好似一对恩爱的夫妻,盘根处两支躯干,一支挺拔俊逸,一支体态婀娜,从根系之使,一脉相连又各具形态。

  

古槐参天,枝繁叶茂,时值盛夏,槐花依然盛开,压满枝头,蜂蝶飞舞。古槐枝干达十余米,站在古槐树下,如一把撑开的巨大绿伞,透着槐花的芳香和丝丝清凉。

古槐的枝顶正在半山腰处一石洞下陡然均匀地撒开,我在期盼一会儿到那个洞口一定往下看一看,那会不会是形如绿色的织毯,或似那萋萋的芳草般惊艳的美不胜收?

古槐旁的崖石上,灰墙黛瓦,雕梁画柱,古风遗韵,溢彩的琉璃瓦下,雕着观音洞三个苍劲的大字。观音洞前一溜青石铺砌的台阶,表面已被无数的香客踩得光滑,泛着凉凉的青蓝色,朱红色大门的门环,已磨得黑的发亮,不知被多少香客拿起或轻或重的扣上。

这个镶嵌在崖石前高大的庙门,给人一种肃穆,朱红色大门里的洞天,给人带来遐想和几丝神秘。打开朱红色的大门,里面竟是不足10平方的过道,墙壁上挂着几幅观音菩萨的画像,看似寻常,倒是一溜石阶中通到一道木门,打开红色的木门,竟是别样的洞天。

买娃叔打开了灯光,一陡峭的石洞台阶朝洞顶蜿蜒,一根粗大的的绳索从洞顶滑落,近90度陡峭的石阶,每跨一步都要紧紧地拽紧绳子,费了很大的力气攀爬石阶,终于看到洞顶的光亮,从洞口而上一看,居然是一个天然的石窟。

  

  

石窟穹顶,祥云围绕,呈现出一幅巨大的太极八卦图,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化生万物,石窟壁画十分的精美,诠释着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真可谓大美到极致,尽在太极图。

穹顶北端,有一一米见方的洞口,阳光柔和的洒进来,关上室内灯光,石窟内依然显得明亮,宽大的土炕就建在洞口下面,土炕的宽度约2米,长度却比寻常的要多出一截。听介绍,这是观音洞道姑们休息打坐的地方,最后一任掌门师姐刘顺山就仙逝在此。

在洞窟中央的须弥坛上,观音菩萨坐像姿态怡然,透着安详自信的神韵,救苦救难观世音,大慈大悲度众生,看着神龛前挂满的“答报神恩”,“有求必应”,“菩萨显灵”等等锦旗,身临其境,神思遐想,不觉点燃三炷香,叩拜祈福。

我在疑惑,明明是佛家的观音洞,修行的却是道士,穹顶是太极八卦,壁画是太极图说,供奉的又是观音菩萨。陕北这一带的确如此,大凡有些规模的寺庙,既供奉着佛家的如来、观音,又祭拜着道家的真武祖师、黑龙大王,还有的是关公、周仓。陕北自古就是多民族汇聚的地方,文化、宗教、信仰交织,观音洞亦如此吧。

这真是一个玄妙的观音洞,仔细地品览而出,心中颇多感言。站在观音洞下,站在古槐身前,流连驻足,探寻着这古老的历史,闪思着先祖们虔诚祭拜的时光倒影。

买娃叔告诉我,你是城里人,在这看稀罕,别小看这古槐树,60年那当紧,古槐可救了村里不少人的命,别的槐树春上只开一次花,观音洞前的这棵老古槐,一年春秋两季都开花,而且槐花开得特别旺,拌食槐花,度过艰难,古槐就似那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我的心里一下子涌出了一份别样的崇敬,观音洞,救命槐,这棵槐树真正是大慈大悲的观音槐,更令我惊诧的是,买娃叔和看庙的大爷都在说,文革开始那几年破四旧,观音洞里精美的壁画遭到了破坏,门前这颗粗大的古槐也被从根部锯断做了公社的屋梁,我听得倒吸着凉气。

  

“那现在的槐树是新种的吗?”我有些着急,一副失望的样子。

“嘿嘿。”买娃叔笑着拍拍我的肩,告诉我更加神奇的故事。当时古槐就剩下不大两截盘根,村里人都以为古槐就此消失了,可是第二年春天,盘根冒出了绿芽,两截盘根紧紧相依,在盘根处并行生长,生命力极其顽强,果然是菩萨显灵,心里默念着神神的老人们不觉的护佑着这颗重生的槐树,古槐重生,居然又成了参天大树。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神奇的故事,我的脸紧紧贴着这颗顽强而又亲切的重生槐,感受着它的苦难,感受着它的传奇,感受着它母亲般的温度。

观音洞,古槐树,切入时光身临在自然灾害间老人们采摘着槐花,以花为食,身临在古槐轰然倒地,在“滋滋”的噪声中分裂开来,身临在盘根冒出鲜嫩的绿芽时刻,幼小的两条躯干紧紧相抱着顽强的重生。

观音洞、古槐树,历史承载着你太多的神奇和传说,屹立在山巅,泗源沟村青山环绕,溪水长流,如诗如画般的秀美。泗源沟村原名是寺院沟,这个以兴隆寺、观音洞而闻名遐迩的古老山村,在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像一朵奇葩,尽显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观音洞前这颗重生槐,正是这个古村落焕发青春的昭示,它如今在这颗重生槐庇佑下的泗源沟村,已成为了横山县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它正走向了富裕和谐,成就着生态文明的美丽家园。

                   

2016年12月13日照片回忆有感

【为家乡泗源沟村参选最美村落助力】

简单就快乐:一个热爱文学的公务员,喜欢幻想和文学创作,生性简单,高兴的是闲暇创作拍摄四部微电影,写过多部情景剧、相声,小品,获点小成绩,喜欢坦诚地与文友开心热闹,写作功底还不娴熟,正在偷师学艺,没事爱胡掐乱造一番,期望在文学环境里提升和改变。



(1)作家平台(微信公众号:zjptzjpt)欢迎大家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题材内容不限,来稿请附200字内作者简介、相片、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