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领先】辽宁省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心腔内超声下房颤冷冻消融术

 老爷爷pwz 2020-08-11

8月2日,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成功完成两例心腔内超声指导下房颤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副院长、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主任侯爱洁表示,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心律失常亚专科学术带头人杨桂棠教授带领的专科团队成功完成该项手术, 标志我院的房颤治疗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也填补了该领域东北地区的空白。

国际新技术成功率更高、还能减少辐射

据介绍, 心腔内超声技术(ICE)是国际心脏介入领域新兴的一项前沿技术。它是将超声探头通过静脉血管放入右心房,直观地看到心脏内部结构,就好比在心脏内安装了摄像头。覆盖于整台手术的ICE技术, 不仅能精准定位病灶,而且可让医生实时获得心腔内的情况,为手术提供指导。

同时,该项技术还能实时监测到导管贴靠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安全性。此外,ICE技术还能有效的减少X线的用量,减少辐射对病人和医生的伤害。

房颤患者心功能差、不能全麻无缘根治

众所周知,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脑卒中,对于血栓风险高危的房颤患者应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但有些患者又是出血的高危人群,存在抗凝药物的禁忌症或者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

杨桂棠教授介绍,研究证实,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选择“左心耳封堵”便可以使患者不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同时大大降低血栓的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以往左心耳封堵术需要在全麻下行食道超声检查,测量左心耳的口部直径,选择合适规格的封堵伞;封堵伞植入后,再经食道超声检测封堵伞与左心耳之间是否有残余瘘。 可是,很多房颤患者由于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全麻,因此不能实施该术式,解决不了房颤患者的难题。

新技术只需局麻 是房颤+血栓患者的福音

“心腔内超声技术(ICE)不需要全麻,即患者在局麻下,将超声导管通过股静脉送至右心房,测量左心耳直径、并检测封堵伞的位置。术中患者痛苦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尤其对那些心功能差、不耐受全麻还需要做封堵的房颤患者而言,无益于是巨大的福音。”杨桂棠教授说。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将ICE技术应用到冷冻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侯爱洁副院长表示,首先要祝贺我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射频组专家团队再创佳绩,本着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追求一流的技术水平的原则, 我们突破了一项又一项技术壁垒,解除更多患者疾病痛苦的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提高患者舒适度、安全性和满意度上下功夫,希望今后再接再厉、再攀高峰!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是辽宁省人民医院、是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不懈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文、图/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王辉、薛芬菲

文字整理/党委工作部 孙晶晶

页面编辑/党委工作部 张婷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