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萄酸钙外渗该冷敷还是热敷?这个方法一「敷」就灵

 陈玮642 2020-08-12
文献报道,90% 的住院患者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静脉炎、药物外渗等并发症。
发生药物外渗后不仅病人痛苦,护士也有压力,那么发生药物外渗后该怎么办?
别再纠结冷敷还是热敷,这个方法一「敷」就灵。本文将分享一例葡萄糖酸钙外渗的处理经过,供临床借鉴。
案例分享
基本资料:患者,男性,81 岁,于 2020-07-20 入院。
入院诊断:食管恶性肿瘤;心房颤动;类风湿性关节炎;电解质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
发生经过:入院后生化检验报告提示电解质紊乱,医嘱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
2020-07-21,责任护士在患者的右前臂留置了 24 G 留置针一枚,经留置针输注 5% 葡萄糖注射液+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 ml 等治疗。
2020-07-27-8:40,患者的留置针穿刺点可见陈旧性渗血,但局部未见明显肿胀疼痛,输液滴速也正常。

(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0-07-27-10:00,责任护士发现患者输注局部肿胀疼痛,此时一袋含 10 ML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液体已输注完毕。见下图。

(图片由作者提供)
对症处理:
1.立即予拔除留置针,并予局部按压 5 分钟。
2.局部用碘伏消毒-待干-酒精将碘伏清洗干净-待干;
3.取水胶体透明贴 10 cm*10 cm*1 个,根据外渗形状固定,固定后用掌心按压片刻,使其固定牢固;

(图片由作者提供)

4. 嘱患者抬高肢体,务必高于心脏水平。见下图。

(图片由作者提供)
5.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告知勿自行揭除水胶体。
后续评估:
2020-07-27-14:45,在发生外渗后 4 h,可见局部肿胀已明显消退。

(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0-07-28-14:00,患者感局部皮肤发痒,自行将水胶体敷料揭去。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及破损现象。

(图片由作者提供)
现将处理经过及动态评估视频分享如下:

(视频由作者提供)

案例警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临床护士要加强评估和巡视,认真评估穿刺部位情况以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
尤其对特殊药物、特殊患者更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使药物外渗得到及时的控制。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护理人员应掌握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一图读懂预防药物外渗五步骤
药物外渗重在预防,下面这张思维导图概括了预防药物外渗的五个步骤

(作者整理提供)


五大要点:药物外渗可防可控
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对于药物刺激性强、输液量大、输液时间长的患者,应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并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对于病情危重、需长时间大量输液的患者,应选用 CVC 或 PICC。 
2.增强责任心: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有预见性的巡视与观察输液部位,及时倾听患者感受,及时发现输液异常现象。
钙离子外渗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甚至残废,因此重在预防,杜绝外渗。发现皮肤有液体外渗迹象或稍有肿胀立即停止输液。
3.正确拔针方法:拔针时针头应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退出静脉,以减轻针刃对血管的机械性切割损伤。
快速拔针瞬间,迅速用干棉签/输液敷贴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及其稍上方 5~10 min,即同时按压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直至不出血为止。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延长按压时间,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力度要适中。
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4.提高防范意识:用药前充分考虑药物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特别是抗肿瘤药物、高渗性溶液、阳离子溶液(氯化钙、氯化钾、葡萄糖酸钙多见)、血管活性药、抗生素类药、止血药(垂体后叶素多见)、碱性溶液及其他如造影剂等高危药物外渗后,若不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会发生组织坏死甚至致残,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临床护理人员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输液期间下意识地关注一下穿刺部位,并提醒患者保护好穿刺部位,尤其要关注那些意识不清和感觉障碍的患者。
5.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出现输液部位疼痛、肿胀及时报告,提高其自我观察与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葛晶晶,常鸿晶. 一例葡萄糖酸钙外渗致皮肤坏死病例的教训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6(37):176-182.
2.杨媚月,李求. 高危药物输液外渗治疗与护理现状. 当代护士,2013,3 月(中旬刊):9-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