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二战最鼎盛时刻,有多少士兵?50个日本人,就有8人当兵

 袁载誉 2020-08-12

已经专业科普历史10年了

配图来源网络,若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敢相信吗,在日本军队最鼎盛的时候,军队人数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七。这个数据意味着在100人当中,就会有17人参军在部队。如此高的参军率和这么多的军队,哪来的呢?又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如此不寻常的高数据的呢?
军队数量的猛增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是地理因素千百万年的结果。日本深知自己国土面积有限,本土也没有什么战略纵深,所以在军队发展过程中主要发展海军部队。
但是培养士兵需要钱,制造武器需要钱,训练成能够去打仗的部队更是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所以一般情况下,大战结束后,各个国家都会有相应的裁军措施。
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协约国日本的确是战胜方,获得了不少利益。在一战期间,由于战争大规模地爆发在欧洲,欧洲经济一片糜烂,日本接了不少大的订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也让日本经济从农业主导逐渐转变到工业主导。总结一句话:一战后,日本赚了不少钱。
钱有了,很多事情就可以做了,比如壮大军队。不过前面讲到,大战后一般要裁军,这笔钱就省下来了,用来发展经济。
一战后日本进行了三次裁军,到了1925年,经过“宇桓裁军”后精简为17个师团,总兵力只有25万人。
日本军队的猛增不是开玩笑的。请记住时间,在1925年的时候,日本的总兵力还是25万人,到了二战时期,也就是在1935年-1945年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日本的总兵力加起来有1200万。这短短十几年间,足足有了48倍的差距。而在1945年,日本的全国总人口数是7199万,这占比,是非常之大了。
卯足劲想赢二战
虽然日本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才走上了军事现代化,但日本的发展速度是各国有目共睹的。最初日本的军队规模和实力都相当弱小,不过日本的野心一直都很大,它想称霸全球,所以它需要不断对外扩张增加殖民地,这极大地推动日本制定军备发展计划,不断加强军事实力。
前面提到,一战后日本裁军,留下精英部队,把战争财用来发展工业,其中就包括军事武器。
1930年,日本开始疯狂地对外侵略,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已经开始筹划大规模的军备扩充,1936年,日本甚至制订了《军备充实计划大纲》,准备全面侵华,以达到1942年之前扩军到40师团的目标。为了维持全面侵华战争中军队的巨大消耗,日本不得不加强极权统治以补充军备。
为了取得胜利,二战之前,日本的海军力量就达到了美国海军实力的六成以上。包括: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112艘、潜艇75艘。
随着战争的展开,日本需要的兵力越来越多,1938至1941年间,日军又组建20开头的新建师团,30至50之间的补充师团。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军事实力已经可以匹敌西方列强在远东的军力总和。可想而知,日本为了能够赢得二战的胜利花费了多少财力物力在军事部队上,这个时期也是日本历史上军事实力发展的鼎盛时期。
太平洋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国以少胜多战胜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让日本损失惨重,兵力也大伤,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势力。在接下来的多场战争中,日军在各个战场遭受巨大失败,到了1944年底,其战舰、飞机已损失绝大部分。1945年日本试图进行“本土决战”,结果毫无疑问,日本输了。
据记载:1845年日本总人口七千一百九十九万,在二战投入兵力总数970万,投降时都还有兵力788万,这其中不包括已经给打死的士兵。实际参战人数在1200万人左右。但在这庞大的数量背后,有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简单劳动力,只是在大背景下被强制拉来“充公”的,所以“声势浩大”并不一定“实力过硬”。
能如此“物尽其用”,动员全民参战的国家,除了日本应该也没几个了吧。
军事部队制度构造

军事力量大小是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能够平稳发展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作为岛国、四面环海的日本,更是重视军事的地位和作用。
日本在二战中投入了大量的军力,这使得战败后它很难把经济发展起来。正好要借助日本为跳板的美国决定扶持日本,所以,日本的近现代军队(也称自卫队)是在美国扶植下重建和发展起来的。
日本军队秉持“质重于量”和“海空优先”的建军方针发展武装力量。军队的指挥机构为统合幕僚会议,最高决策机构为内阁议会。日本实行志愿兵役制度,任期一般是2-3年,自卫队的军衔分6等18级,允许外国驻兵(主要是美国)。在目前总兵力33万的日本,有接近4万的美国军力,也是二战后日本军事构成的特殊性。
袁史有话说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近代军事力量发展来自内部,二战之后,日本的近现代军事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外部力量。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日本在二战时期大量发展军事,将军队数量推到历史性的高点,但很多滥竽充数随机拉来的普通百姓,根本不能够撑起战争的重任,只是表面上增加气势罢了。并且如此多的军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劳动力结构,不利于日本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二战后日本闹饥荒的原因之一。

“袁史”公众号,文史作家袁载誉的自留地,专注人文历史知识分享,免费共享古籍PDF版(老照片、古籍善本、地方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