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乡土记忆 | 有一种情怀叫街坊邻居

 渭南文坛 2020-08-12


在我们美丽富饶的长寿塬的大街小巷,有一种特殊的群体,叫做街坊邻居,整天生活在一起,一起打拼,一起走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守护着美好的家园,视邻里如亲戚,视街坊如故友。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
其意思就是邻里之间的互相关怀与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不断有了新的理解,新的发现,新的诠释。

小时候,我们正处在缺衣少吃的年代,刚刚实行生产责任制,日子都不好过,每当我们端着饭碗在村道里吃饭时候,长寿塬叫“老碗会“,尽管每家的饭菜都不很丰盛,但是我们的小碗里通常会有好几家的饭菜,所以有种说法叫“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同伴就上学了,经常一起去学校,晚上一起写作业,饿了就吃,累了就睡在邻居家,第二天一同就上学去了,叔叔阿姨对我们都很好,我们也很开心,每当父母外出,在邻居家吃饭是常事,随着时代的发展,街坊邻居的日子都过的挺幸福的,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


后来我们绘纷上了高中,大学,走向了社会,在一起的机会没以前多了了,但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街坊邻居家转转,看看村巷道用石头,树根做成的板凳,上上老碗会,看着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街坊邻居的甜美的笑声,让我想起了从前的记忆。街坊邻居们在一起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我们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全村老少齐上阵,选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为总管,合理分工,通力协作,把主家的事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们小孩只知道吃,看热闹,跟着大人到处乱跑,看着街坊邻居的喜怒哀乐,谁家有困难,街坊邻居们会一起携手帮忙。现在看来街坊邻居真是亲如一家,同度难关,共庆喜悦,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办的稳稳当当,和和美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街坊邻居的所作所为,感谢街坊邻居对我家的帮助,我经常想起家乡的父老乡亲 ,经常想起街坊邻居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不知不觉进入了中年了,由于社会的发展,街坊邻居们纷纷进城居住了,家里没有往昔那样热闹了 ,但是勤劳质朴的邻居们在谁家有红白喜事时都纷纷回到家替这家分扰,为那张道喜,依然像以前那样,热情丝毫没减,这一切我看的最清楚,自己由以前儿童时的旁观者也变成了参与者,会如期为主家写对联,写礼,总管每次笑着说咋村过事不能没有你呀,我也笑着说,我会接过老一辈的枪为咋村人服好务,随时待命。


每每看到街坊邻居在一起的时候,思绪会把我带回到从前,想起了儿时的往事,也看到了在主家跑着寻乐趣的孩子们,仿佛当年的我们,也应了老人们的一句话:“没有千年的亲戚,有千年的邻居“。看着街坊邻居在一起是如此的团结,如此的乐于助人。让我又想起了过去夏收的动人场面,八丶九十年代夏收时家家户户要在场面子上碾小麦,太阳火辣辣的,人们都很疲惫,但是合伙收场,扬场时一点也不叫苦,口渇了在一起喝糖水,由于时间紧,都是家里老人把饭做好送来吃,饿了的街坊邻居都会在一起吃点东西,接着干活。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让人留恋呀!


岁月的逝去,时代的变迁这份浓浓的街坊邻居情是永远从记忆中抹杀不了的,其中也有不少争吵和不悦,当时经济拮据,街坊邻居不勉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但现在看来都是美好的回忆,都是满满的幸福。

由于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街坊邻居也在变化,虽然邻居们也在一起谈天论地,相互帮忙,但长寿塬家乡那份浓浓的情谊只有回家才能找到,才能体会的那么真,那么深。


街坊邻居情传承着长寿塬世世代代人的真诚,凝聚着父老乡亲们祖祖辈辈的心血,我们要永远铭记,薪火相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