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占江:练字者杂谈两篇

 渭南文坛 2020-08-12

文 / 周占江

练字者杂谈两篇 

我们是在“写字”!

说来说去,我们是在“写字”。既然是在写字,就要把它写成“字”,而不是别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表意,有其形才有其意。不要动不动以“书法”为借口糟蹋汉字,不要以聪明为资本轻易说自己的字就是“书法”,也不要将“书法艺术”神秘化了去糊弄亿万个活在中华文化环境里认识汉字的人。

陋室铭 周占江书

几千年的汉字,几千年的汉字书法,真草隶篆还有印刷体、艺术体等等,已经被古人研究玩味透了,间架结构、笔画、材质、工具及其表达的意趣风格——现在我们再想“创造”新的,那是不可能的,再说这有什么必要?您能临帖学到一点,就已经不错了,现当代出现的那些“大家”,那个逃出了古人的规矩模范?没有。

笑对人生 周占江书

不能将书法“艺术”到与汉字无关的地步,不能摒弃了基本字形、笔画而谈书法,不能以“夸张”“创意”为借口,或者掩盖对毛笔控制力的无能而肆意糟蹋间架结构和笔形笔画。汉字的表意功能是离不开基本字形的,相约俗成了的或者千年来总结了的东西,你不能跟它较劲。你连对汉字以及古圣经典的敬畏之心都没有,你就不该学习和谈论书法,没有祖宗的人是不正经的,更不可能是肖肖子孙。不能“认祖归宗”,于是你就和书法甚至和汉字都没了关系。

学无止境 周占江书

“革命”、“创新”等等这些好词,在这儿是没用的。启功先生是正经有师承、终生临帖的,也还说他那是“大字报体”,没敢动辄说自己是书法家。他的字是规规矩矩基础上的美丽潇洒,所以喜欢的人才多,喜欢的人多不就是因为它有更普遍的审美价值吗?你“创造”了歪瓜裂枣的“书法”,谁会承认?

万邦咸宁 周占江书

有一位看护了一辈子西安碑林,天天练字的老头,至今都没有成为知名的书法家,他就是喜欢学古人写字,没别的想法。见过他的字的人,想说他是大书法家,可是再想想当下那么多欺世盗名者,只能算了,不说了,说了反而纠结。

李白诗句 周占江书

西北尤其是甘肃有些地方,过白事习惯于满墙满屋的白纸黑字,有几次我去帮忙写字,遇到过两个自称或人称是“中书协”的,一个在我的虚心请求下写了几个字,又揉成纸团扔了,另一个只说入了书协能怎样怎样。这让我觉得,反正是红白喜事春联婚联这些事儿,与书协无关,一般这些实用的毛笔字,与书法家无关。

王维诗一首 周占江书

偶尔无意中到社会上一看,觉得书法的世道变了。你喜欢写毛笔字最好别出门,弄点旧报纸或者买点草纸写写画画,累了喝杯茶抽支烟——当然最好别累着,别跟谁过不去,写好写坏反正是跟古人交游,有趣,就行了,很好了。反正书协你也进不去,成本太高;就是进去了,与你的字有多大关系!

到处是书法讲座,到处是书法家在招生,书法家已经够多的了,有他们就足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了,用不着你去操心。东邻西舍亲戚朋友家里有事儿,请你写字,比起“书法家”的字,你能给他们省多少钱,也一样受人尊敬,多好!和他们一块儿吃流水席,扯咸蛋,喝烈酒,多接地气!主人要谢你,你就说“为人民服务”,听到的人都会信你说的是大实话。

我们村上有两个写字好的,一个叫张第,一个叫李博文,都是我当年的老师,谁家有事儿都离不开他俩,备受千百村民的尊敬,可是出了方圆几里地,谁还知道他俩会写字?而他们的字,我敢说书协里的许多都比不上。还有我五爷,文革中写的“交代材料”,钢笔字,我收藏过几张,漂亮至极。可他老人家可能连“书协”都不知道。贾平凹说他是“作协”的,老太太说:“那我可有话说了,你们做鞋咋就不想着我们老年人,老年人买鞋可难啦啊!”在她哪儿,“作协”的就是“做鞋”的。

书法在古人,在过去。所谓“发展”、“创新”,那都是疯话,能继承一点儿就不错了。所以,学写字还得临古帖,二王的,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的等等,名气大的,写起来顺手、自己觉得能学得来的,就行。没有别的路,别的路都是歪门邪道。古人的有的也是很难学的,觉得特别扭那就是他的个性太强,就不必高攀死仿。再说那种“个性太强”的,本来就不能作为经典的书帖来临习的。

千万别妄想着成为“著名”的书法家,成为名家那都是有原因的,多数都是先有其他“名”然后才使其书法有名的,古今都一样。没有好瓷器景德镇谁知道?有了名这个“镇”比首都还有名,就值钱了。赵本山有名吧,所以有人请他当教授;马云有名吧,所以他的“书画”一张能卖多少万。可是除了有病的人,谁会承认他是教授,他会写字?有了这些事儿,你就不必以获得“书法家”、“专家”之名为骄傲了。于是你抄着圣教序、多宝塔之类,只要你喜欢,偷着乐,就行了。

真正的雅致是写字本身,就像最好的保健其实就是正常的吃喝拉撒睡。别整那些非分之想。

除了吃奶,其他的学习,千篇一律的方法是“死去活来”,就是先死学硬仿,然后才能慢慢“活”起来。“活”起来了,也就差不多算学会了。至于好不好,绝不绝,你别管,也别急。练书法不像别的,也许你练了一辈子也没有自己的东西,那也没关系,反正你在做着高雅的事儿,有利身心健康,愉悦自己,这就足够了。

也说苏轼的《寒食帖》

因为学识浅薄,书艺粗陋,本来不敢品评名人名帖,何况是苏轼的《寒食帖》。苏轼是谁呀?千古一人,受他的熏陶、对他敬重有加、顶礼膜拜的,何止万亿,我就是东坡先生忠实的学生。所以,先声明:我是觉得别人将苏先生的一根落发说成了参天大树,“过意不去”,才想着为他证明——那就是一根头发。

苏轼《寒食帖》

前不久又被派去参加一次“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去当听众和看客,又见到了几个“名家”,听他们说书法的家长里短,传授经验。这次主讲的,也许自视太高,讲了一些鸡毛蒜皮给我们这些“业余”者“启蒙”。后来另一个点评其他与会老师的作品,就以苏轼的《寒食帖》为重要证据,说了许多。以我愚见,总之是东拉西扯,极尽溢美,引经据典,云山雾罩,旁征博引,胡说八道。

比如说它的排布组合、字形大小、行距远近等等,都是极致。说什么有的两三字一组,有的三四字一组,或大或小,或紧或松,都有精妙安排;某一行急促挤压,某一行留作空白,行距不一,疏密有致,都是艺术的体现云云。然后拿苏轼的作品比较与会的业余书法爱好者的字幅,说得慷慨激昂,唾沫飞溅,红光满面,把搅团说成了裤带面。

苏轼《寒食帖》

呜呼名家,原来如此!

亏得苏轼先生不在场,否则可能不被羞死,也得被气炸而死——苏先生是个胖子。

其实这种架屋叠床、锦上添花、咸菜加盐的说法并不少见。一旦你成了名人伟人,你必然会遭受这种“蹂躏”,让你死不瞑目。类似对《寒食帖》的这种“高评”并不少见,其实比“狗尾续貂”的做法强不了多少,都是驴头不对马嘴。本来是好东西,但你不能说得太过了,否则就是“撒泡尿就说是泳池”、“栽根葱就说是花园”。

苏轼《寒食帖》

苏轼是大书法家,这没错,他的字潇洒奔放一如他的诗文,但“豪放”派也是有规矩的,何况就是常用而实用的甚至是应时应景的书札,苏先生用那么多讲究、搞那么丰富的艺术,不是有病吗?许多古代大家的书札都是这样,二王的就很多,他们不是准备给后人拿去装裱的,至于乾隆敬奉“三稀”宝帖、李世民把兰亭集序带进冥府办公室,那都是后人的意愿,后人爱咋地,与前人本意有多大关系?

《寒食帖》是好字,苏轼的其他书札都是好字,写到抹布上都是好字。但是《寒食帖》的排布随意并不是有意而为,惟其如此,才是真美;字的大小并不为招人喜欢,惟其如此,才是自然。其实他的其他许多书札更好,都以潇洒奔放见长。此不赘述。

《寒食帖》以及其他苏体书帖,不好学,学不好会误入歧途,这可能是因为其人如是,其书则奇吧。这个意思,我的练了几十年书法的同学杨建龙先生就说过。我试过,确实学不来。选帖临帖也得根据自己的特点。

还有人说《寒食帖》是“天下行书第三”甚至“第二”。你说“第一”也行,随你,没人跟你计较,但说不定我吃饱撑得没事干了还来跟你犟嘴。

作者简介

周占江,笔名久龄山人,陕西渭南沋河川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文学、书法等。年逾知命,尤思故乡,闲来写字作文,多舒怀乡念旧之情。

tui

jian

yue

du

沋河川——渭南人的发祥地

长寿塬之歌

长寿塬的习俗:嫁女

长寿塬名字的由来

投稿微信

xiaolong5206

来源:渭南热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