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议|北大留美硕士12年春节不回家:低情商的悲剧

 小诗余味 2020-08-12
点击上面蓝字,请关注我们。欢迎投稿!



前言:


这两天,一个北大毕业生写了一篇万字长文,“控诉”自己的父母。该长文发出来后,引起了国内各大官媒和网友们的热议。
写这篇文章的主角称自己是北大毕业,在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读研,可以说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却和自己的父母决裂多年,12年春节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他将自己与父母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与管教”。



热议|北大留美硕士12年春节不回家:低情商的悲剧


 智商是解决能力的问题,情商是解决快乐的问题。


王猛(化名)情商差的具体表现:


1.过分在意别人的嘲笑


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来到家里,“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因为剥鸡蛋的事,多年来频繁遭到嘲笑,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

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行不可能都如别人的意,有些人就是爱嘲笑别人,也许在嘲笑者来说,他认为只是一种无聊的玩笑而已,所以有必要去过分在意别人的嘲笑吗?大可“呵呵”一笑了事,有必要怒目而视吗?


牛顿小时很笨,成绩很差,他做的风车被嘲笑他的同学弄坏。


拿破仑曾因为个头矮被嘲笑。


2011诺贝尔化学奖独享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 “当我告诉人们,我发现了准晶体的时候,所有人都嘲笑我。但我并不在意,我知道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时间终于证明了这一点。”


伟人尚且被嘲笑,可见嘲笑之普遍。偶尔被嘲笑一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小时候也经常地被嘲笑,诸如衣服不好,自行车太破旧,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等等。这些嘲笑被我敏感地接收到了,当时会有些小难受,但我也不是很在意的。嘲笑是别人的一种乐趣,干嘛要剥夺人家的快乐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嘲笑去吧!

2.肆意曲解他人的好意


王猛把父母的好意处处都往歪处想。


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然而父母的“关爱”如影随行,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顾他。在与家人的通信中,王猛讲述了与这位“老朋友”并无共同话题,但父亲却依然要求他学会跟有学问的人交往。


儿子远在美国,异国他乡,父母担心,托一个朋友照顾他,这是人之常情呀。王猛同学认为父母的“关爱”是为了“控制”,真是不可理喻!把父母的一番好意都能想歪了,还有什么是想不歪的?


小时候,父母把王猛打扮成小女孩,这分明是生活的小情趣而已,王猛却怀疑是父母不接纳自己的性别,这太滑稽了。


3.不善于和自己和谐相处,耐挫能力差


情商差的人往往内向,敏感,不善于与人相处,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还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不善于和自己和谐相处,自己不接纳自己,否定自己。这种人追求完美,往往在孤独、焦虑中煎熬,导致严重的自卑,脆弱,也许一根稻草就能把他压垮。


王猛从小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给他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应当是完美的。事实上,他只是学习成绩比别人好而已。


王猛在关爱中长大,像个小王子,也像个温室里的小花朵,不能经历风雨。一经历风雨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如果王猛是差生,那么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会让他变得坚强。


不完美的小王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他没有积极乐观地面对,也没有越挫越勇,而是去父母身上寻找根源。一切都是父母的错!于是他抱怨,他冷漠。如果他小于18岁未成年,尚且可以,但是他现在三十多岁了,还像一个巨婴,他的朋友已为人父母。据说,给王猛点赞的人大概有数万人,可见社会上的巨婴何其多也!他已经离开父母12年了,父母不“控制”他已经十二年了,还没有成长,那就是他自己的过错了。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人过三十岁,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醒醒吧,不抱怨,不埋怨,心怀感恩,努力前行!父母的大门永远敞开,回去吧,王猛!


部分往期精彩:



《绿萝原创精选》 
  欢迎转发、留言、关注、赐稿、加微信!
  主编微信号:13937305746

           

     《绿萝原创精选 》 公众号:

《绿萝原创精选 》投稿信箱:
  2716147840@qq.com
  投稿要求:1.原创,首发,内容不限,只要精彩。
                      2.每篇文章最好配上几张贴切的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