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郎作品:不久的将来,农村将是许多城市人回流的港湾!

 小诗余味 2020-08-12


不久的将来,农村将是许多城市人回流的港湾!

作者:阿里郎


久住城市的人是感受不到农村人情味的浓的,久住农村的人是感受不到市里人情味的淡的。幸好,我既在农村住过也在市里住过,对两地人情味有着深刻的体会。


几年前,也许是攀比心作怪、也许是虚荣心作崇、也可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教育资源找个借口,总之,我在市内买了套房,用某些人的话说成了"市里人"。短短几个月,刚住到市内的新鲜感逐步褪去,随之而来的是空虚,是寂寞,尽管大街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但内心的空洞挥之不去。邻里之间视同路人,小区之内如同市场,缺乏交流、缺乏沟通,当然最缺乏的是浓浓的人情味。



对于我这个爱跑爱玩爱交友的人来说,城市是个有无数防盗门组成的"大监狱",因此我从不把福兴国际那座房当成家,平常也尽量回庄岩农村住。有时,当别人问我晚上在哪住时,我就说回家住或者回庄岩住,一般不说回“老家",一说"老家"就无意中把市内当成"新家"了,我其实拒绝把那里当成"新家",我仅仅把那里当成我在市内的"办事处"。


有时碍于老婆孩子的面,偶尔去住一下。特别是我一人在家时,绝不去市内住。因此,好些村人见面总问:"你咋天天在老家,咋不回市里住?"当然,问这些话的人,有些是关心,有些是郁闷,也有一些是"嘲笑"。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来问我,我都懒得回答,只简单说几个字"农村多得劲啊"。


农村确实得劲,且不说新鲜的空气,宽阔的视野,幽慢的节奏,单是那浓浓的人情味就像用"幸福"做成的外衣,紧紧地裹着你,让你真正感到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走在路上,遇人就打招呼,该喊啥喊啥,我喊大伯、叔、婶等长辈,长辈就笑着喊我小名,习惯性地问我几句话,算一个完整的打招呼过程结束了。晚辈见我也会喊我"叔,大伯,爷“等称号,我同样拿着长辈的架,回应他们几句。由于都是熟人,无论散步、品茶、打牌、游玩等都能找到有相应爱好的人。


当然,农村的人情味还表现在对物品的大度慷慨上。东家给西家一把菜,西家给东家几个馍,看着像物品互换,其实是人情味的交流,物品倒是次要的。这不,邻居五哥送来一碗炸小鱼,一个亲戚送来几个馍,本家叔送来大鲜杏,甚至九十多的奶奶喂了几个鹅,也要送十几个鹅蛋。



每当看到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土特产时,我都要“艰难"的思考,思考怎样回报这些亲人,尽管亲人们送东西是真心地送,无任何附加条件,更不求回报。


这就是农村,就是一些人千方百计要逃离的农村,这里蕴藏着最朴素善良的人性亮点。这些亮点上海没有,北京没有,美国没有。有些人钱财无数,但不一定感受过这人性之温情。


我坚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将是许多城市人回流的港湾!



阿里郎:原名曹培喜,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现供职于新乡县新华书店。此生三大好:品茶、打牌、游河山!闲来无事时也爱观察周边人物的言行举止,善于深挖普通小人物身上的"亮点",展示给广大朋友,也算传播正能量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