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诗:小雪

 小诗余味 2020-08-12
小雪


文/张利红


年的小女儿
害羞
生日那天
躲得无影无踪


向天空,向云层
唤你的名字
雪…儿…
只一声
便没了脾气



隧道


文/张利红


不会直腰
不会趴下
更不会像悟空
猴急


你觉得,都没啥
和其它路比起来
只不过
多背了一座山



头脑风暴:让笔飞


在苏轼之前,欧阳修认为,作画贵有“萧条淡泊”之意,“古画画意不画形”。
所谓“萧条淡泊”,意思就是“萧散”。
欧阳修这一观点被视为文人画的开山之语,看来,人们所说的“士气”、“士夫气”(即文人意识),一开始就带有萧散的意味。
苏轼思考的是萧散与法度之间的关系。
苏轼质疑唐人尚法度的书风,他认为,颜真卿、柳公权固然有大创造,但过于倚重法度,丧失了钟王“萧散简远”的风味,显露出一定的人工痕迹,伤害了自然天成的美。
在谈到诗歌时,苏轼不是贬低奇文郁起的唐代诗歌,而是思考其所失。
唐诗重法,一如唐代书法,近体诗严厉的诗法当然有独特的韵律美,但要说到自然天成,似乎又有所憾。
苏轼当然不是要复古,而是思考这样的问题:时代的发展是否就意味着艺术向前推进,艺术表现方法的多样化、形式法度的缜密化是否就意味着艺术境界的提升?
法度谨严、形式多变的艺术固然有其价值,但丧失天真的、疏散的、活泼的原初意味,又是遗憾的。
苏轼以“萧散简远”为高风绝尘的艺术境界,是要借萧散的艺术表达,恢复生命的原初气息和自然本真的美。
苏轼将“萧散”发展为一个基本的批评标准。
如他关于欧阳询和褚遂良的评论:“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清远萧散”的褚家书法高于欧阳率更的严谨局促,就在于他神明于法度之外。
苏轼曾作一书法偈,推崇萧散境界:“而此字画,平等若一。无有高下,轻重大小。云何能一?以忘我故。若不忘我,一画之中,已现二相,而况多画。如海上沙,是谁磋磨,自然匀平,无有粗细。如空中雨,是谁挥酒,自然萧散,无有疏密。”
苏轼认为文同为艺之妙,正在萧散中:“友文与可,非今世之人也,古之人也。其文非今之文也,古之文也。其为《超然》辞,意思萧散,不复与外物相关,其《远游》、《大人》之流乎?”
苏轼的萧散之境,与他提倡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他所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随物赋形,不劳人力,自然天成,表现了与“萧散”境界相近的精神。
苏轼有诗云:“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山川同恍惚,鱼鸟共萧散。客至壶自倾,欲去不得闲。”
这种“鱼鸟共萧散”的境界,正是庄子式的“散人”情怀。
来源:
书名:美学散步丛书:真水无香
作者:朱良志(著)




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的小诗,均不影响在其它公众号里原创发布。
因为小诗字数少和其它文字再组合后,就又能原创发布了。
因小诗字数少,不足300字,所以配上“摘抄”,才能声明原创。不过,摘抄的内容均为干货,值得一览哟。


张利红:海东青·诗僧现代诗讲学班学员,喜欢把爱与美与悟写进文字,化成诗行。尤其喜欢微诗,一粒沙里雕世界。
微信号:13937305746
昵称:若水诗心
公众号:写作点亮生活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
投稿微信:13937305746,或直接投到公众号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