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月22日RMC就报道:考虑到疫情的原因,欧足联可能会在比赛恢复后取消VAR。而在5月8日晚国际足联宣布每队每场比赛可以换5人,同时VAR可以临时取消。这项规则定在2019-2020和2020-2021赛季有效。 近几个赛季VAR被引入全球范围内的各类比赛,素有“球场鹰眼”名号,在难以确定是否进球、是否越位、是否判罚点球和关键时刻的犯规时,VAR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自从它诞生开始,就褒贬不一、骂声不断。现在面临临时取消,它真的错了吗? 在本赛季英超的第12轮热刺1-1战平谢菲联的比赛中,谢菲联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两次将皮球送进热刺球门,但是第一粒进球被取消,这个进球动用了VAR,而根据划线显示,这一次的进球无效,原因是进攻球员指甲盖的越位。这一点露出的指甲盖,让球迷们很难理解。 无独有偶,在利物浦主场迎战沃特福德的比赛中,马内在下半场刚开场就一记头槌攻破球门,但这次VAR又一次介入,主裁判随后判定进球取消。根据VAR的划线显示,马内的肩膀超出了一点,主裁判定进球无效。 在VAR面前没有明星哨,在上赛季尤文对阵罗马的比赛中,C罗中路的超车后接迪巴拉传球直接破门,但是VAR显示C罗越位,进球无效,C罗无缘三连杀的同时也正式退出了当赛季的意甲金靴争夺战。 除了取消进球外,VAR也无视犯规:2019年美洲杯半决赛,阿根廷0-2负于巴西无缘决赛圈,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是骂声不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VAR判罚引发争议。梅西在赛后面对媒体怒喷“VAR没有起到作用!他们根本没去看VAR,巴西队起码有两次犯规没有被吹罚!”不去看的VAR,存在又有什么必要呢? 在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上VAR第一次在大赛中走进了球迷的视线。在小组赛结束后,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就曾表示:“VAR的准确率高达99.3%,近乎完美。”俄罗斯世界杯,是点球最多的一届世界杯,在48场小组赛中,平均每场VAR的使用次数高达7次,在VAR的干预下,裁判14次改变了赛场的判决。在淘汰赛前,24次点球中多达9次是通过视频回放后才进行判罚的,而点球数创新高也离不开VAR的功劳。 其实,球星对VAR又爱又恨:在球队落后时,爱它的公平;球队进球取消时也会捶胸顿足一番。就像是门线技术一样,虽然更加的具有说服性,但是却为比赛的流畅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每每当裁判在空中画出长方形的时候,那个VAR就会出来工作,一般它的出场都会带来轰动,无论是维持原判,还是更改判罚,主客队的球员和球迷都会在心理上有所变化。而这也会影响比赛的走势,存在真的合理吗? 无论球员,还是教练,甚至是球迷的批评,但一个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VAR的铺开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VAR肯定不会停住它那扩张的脚步。欧足联此次同意暂时取消VAR,是因为视频助理裁判聚集在控制室内,无法保证有效的安全距离。 在FIFA主席因凡蒂诺此前的采访中就曾表示:“我们必须要朝前迈一步,虽然它永远不会完美。如果它存在的话,有些比赛的结果会截然不同,一些人的命运也会改变。我们也不能回头,那是一场革命。我们需要对公众更多地进行交流和更多的解释,去避免一些误解。” 正如因凡蒂诺所说:“一场比赛至少有7分钟是在来回无意义的倒脚,那么用两分钟给出精准的判罚又有什么问题?” VAR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因为疫情的暂时取消如果会让大多数人觉得比赛更加的舒服和流畅,可能VAR的命运也会发生改变。存在是否合理?时间会带给我们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