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平台创作大赛】话说人才 || 岑立志

 作家平台 2020-08-1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记载着从夏朝到清朝期间二三十个大王朝的兴亡史。纵观历史,各朝代的兴亡原因,大同小异,窥其一斑,可略见全貌。

就隋唐两朝而论,我们知道,隋朝之经历了二帝,就灭亡了。而唐朝的“贞观之治”,则是为史家所大加赞誉的。为什么隋朝这么快就灭亡了呢?在《隋唐嘉话》上记有这样一句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名。"炀帝就是隋朝的末代皇帝。炀帝妒贤忌能之心极强。司隶大夫薛道衡,因为诗写得比炀帝好,炀帝就逼他自杀,并说:“更能作'空燕落燕泥'否?“对于才华高于自已的人就要加以杀害,真是岂有此理!还有一件事,炀帝曾作《燕歌行》,当时文人学士纷纷写诗唱和,一般都是平庸之作,惟著作郎王胄的诗不在炀帝之下,炀帝就借故把他杀了。王胄临刑时,炀帝还故意口诵王冑诗中的警句,说:“从今以后你还能写出‘庭草无人隨意绿’这样的佳句吗?”真是活脱脱的一副小人嘴脸!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炀帝妒忌人才到了何等地步!炀帝如此不容有才华学识的人,他所宠信重用的只能是些专事阿臾奉承、弄奸藏刀的小人了。在这种人的治理下,隋朝怎么不会灭亡呢?固然,炀帝的忌贤妒能不是隋朝灭亡的唯一原因,但是,正是由于炀帝的心胸狭窄,不容贤能,才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与之相反,唐太宗李世民对于人才却很重视。即使是曾经与他作过对的,只要是人才,他就能给予重用,表现了政治家宽宏大量的心胸。例如魏征,曾是唐太宗的哥哥原太子李建成的手下官员,他看到了李世民战功卓著,手下人才济济,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就暗中劝太子尽早除掉李世民,结果被李世民识破。李世民登位后,不仅不记旧恨,反而拜魏征为大夫,就因为魏征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以后,由于魏征能大胆进谏,使得唐太宗一生中避兔了许多过失。唐太宗曾经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魏征去世后,他叹息从此就没有这面“镜子”了。唐大宗李世民用人惟贤,不拘一格,不计较出身贵贱。当他发现了山东平民马周是个人才时。便立即任命马周当监察御史。后来,又让他担任宰相职务。马周在参与国政方面有不少建树,提出过不少重要建议,事实证明,马周确是唐太宗治国的一个得力助手。唐太宗为了纳贤,还确立了一套科举制度,从考生中桃选优秀人才,他看见考中进士的金榜,就高兴地说:“天下英才都落入我的手中了!思贤之心,溢于言表。由于唐太宗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思贤望才之心如饥如渴,爱护人才,又善于用才,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五谷丰登,牛羊遍野,人口也增加了,文化水平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为历代史学家所称誉为“贞观之治“。

从隋朝的快速灭亡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辅国安邦是多么重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当然我们的人才观与封建统治者的人才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唐太宗重视人才,爱护人才,有其个人的目的,那就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而我们现在强调人才的重要,乃是为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爱惜人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从本质上说,也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地爱惜人才,最大限度地使用好人才。这是那种为了“家天下”的一已之利的“人才观”所无法比拟好。

因此,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每一个热爱祖国的青年,不仅要有报国之志,还必须有报国之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梦”。


作者简介:岑立志,男,壮族,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1984年5月参加工作,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毕业。隆林县《金钟山》通讯员,百色市《右江日报》通讯员,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曾在隆林县岩茶初中创办《山鹰》文学社,隆林扁牙初中《芳草》文学社,隆林县隆或镇初中《云盘山》文学社,在区内外发表文学、诗歌、教育教学论文过30万字。



申请入书的作者请点击蓝色字看征文:

作家平台《当代优秀作家作品集》征稿启事



第一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征文启事

1、来稿要求在文章后附有“作者简介+照片+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