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虞大祠堂 || 虞华兰

 作家平台 2020-08-12

据说舒虞大祠堂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它过去的容貌也只有村里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还依稀记得。现如今已经残破不堪。走进去昏暗阴深,还真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就让我慢慢道来它的修久历史和建筑的由来吧。

四百多年前,这里居住着一个大户人家,是一位将军,姓范,人称范将军,且家里有好几匹骏马。后来,一场洪水把他家整        个宅子都淹了,可能是满门之灾啊。后来洪水慢慢退去,这里已无人家。苏州阊门就调遣来三个姓氏前来开荒耕地,也就是舒虞村        现在的三大姓氏,舒,虞,朱。因为村里还有个大的池塘,所以就叫虞各塘。

两百多年前,第一代虞姓的祖先归天后,都运往镇江木耳山安葬,也不知是何缘故。第二代虞姓祖先归天后就运往兴化五里地      安葬。后来一场大火把整个村子从东往西烧去了一大半,据说有63户被烧,所以就建筑了舒虞大祠堂,用来保一方平安,也叫平安      祠堂。兴化的高官还特地做了一块大匾送来,上面刻着平安祠堂四个字,高高地挂在门框的最上面,很是醒目啊。祠堂老早占地面        积也不小,前后两栋瓦房,西边还有个阁楼,天井中间走廊上还有几根大柱子,也是那种古式古样的。如今已面目全非,被村民占        去了一半的面积。

后来第三代虞姓祖先归天以后就葬在祠堂周边了。再后来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凡是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死后都停在祠堂三天,       然后再安葬到别的地方去。  

自从建了祠堂,村里祭祖就在祠堂办了,而且祭祖的人都是从虞姓家谱里挑选出来的。据老奶奶描述,当时祭祖男女都可以参加,

后来因为一次祭祖,当时蒸笼的米饭不停往上涨,盛也盛不完,有一妇道人家惊讶地喊了一句话,这么多米饭,话完,蒸笼就停下      不再  涨饭了, 后来就不用女人加入了。这也许就是个传说。如今新时代,男女平等,都可以参加祭祖了。

随着时间的迁移,祠堂已经物是人非,成了危房了,村里也不打算休整它了,谁家也不可能再把尸体停在里面了。有传说, 很

晚的时候,有人从那经过有时候听到很小的哭泣声,我晚上也时常经过那,从来没有听到过。91年发洪水的时候,我家被淹了,祠      堂落地比较高,所以没进水,我们家还住进去半个月,我却也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其实,人的心里有鬼才会怕鬼,坦荡的人,便        心中无鬼,问心无愧。

虞各塘就像一颗大树,枝繁叶茂,人才济济,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促渐改名叫舒虞了,再后来又成了简写的舒余。改革开放,时      代俱进,人的流动频繁,虞姓的外流,他们都演变成余姓,于姓,俞姓,分流于全中国乃至别国,大舒余的骄傲啊……

          作者简介:虞华兰,笔名,淡忘。出生于兴化市舒余村,乡村医生。爱好文学,喜欢诗歌和散文,为人真诚,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作品曾发表于【艺术荟萃】【一线作家】【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十一行诗】等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