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 东 龙 舟 || 彭炳华

 作家平台 2020-08-12

划龙舟的渊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有源起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一说,无论从感情倾向抑或顺理之言,还是采用“屈原投江说”为最好。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划龙舟,是古楚文化传统的继承。随着历史的推延,划龙舟逐渐成为既是一种文化活动现象,也是一种竞技体育运动,为此,曾寄调《苏幕遮》草上几句:

  苏幕遮·端午怀古(转韵)

看今朝,无数许,夺锦龙舟竞逐烟波里。

鼓浪声中谁再问,楚国贤臣,当日何方去。

表骚风,留橘品,何以忠诚不及馋言运。

破碎山河遗国愤,远逝怀王,应会汩罗恨。

在我国南方各省,遍布水乡,都有龙舟竞渡的传统,而广东更是龙舟竞渡的突出贡献者。广东儿歌唱“凼凼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圆,阿公带我睇龙船。”体现了龙船在广东的深入人心,继而创作出《赛龙夺锦》的广东音乐乐曲。这首乐曲非常形象,起句尤如龙舟待发命令,接着就是命令发出后,艘艘龙舟如箭发出,一幅划桨向前,龙舟争先,看谁夺得锦标的场景,体现了人人积极向前的思想风格。广东人把划龙舟描述为赛龙夺锦,突出了一个“赛”字,为夺得锦标而勇往直前,把“龙舟竞渡”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实践中更得到充分的体现。

每逢端午节的前后,广东赛龙舟的活动就十分热闹,尤其是广州和佛山,上至地区,下至村镇,几乎各村各镇都有龙舟队,他们将深藏河涌的龙舟挖出,通过起龙、整饰、点精等仪式,活灵活现的一条长龙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段日子,各村各镇的龙舟队就依往年所约定的时间相互拜访,或是“躁龙”,展现龙姿齐齐庆贺;或是举行比赛,赛龙夺锦,民间称这种活动为“景”,在什么地方举行就叫什么景,如“盐步景”、“黄岐景”、“泮塘景”、“猎德景”之类,场面热闹非凡,过后就全村老少齐齐“吃龙船饭”。

2017年端午节,仅佛山南海区村镇一级的龙舟邀请活动就有数十处之多,其中瓜步汛村和叠滘村的龙舟赛就非常热闹,参赛龙舟三四十条。笔者观摩了第十六届瓜步汛龙舟邀请赛,比赛同样热闹非常。赛后,各级领导向优胜者颁奖,摆开餐桌足有八百席,齐齐饱餐龙船饭,互相祝贺,为村村镇镇经济社人人勇往直前,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国泰民安,祖国繁荣富强而干杯!笔者归家余兴未尽,还写下数句:

“聚会群龙瓜步汛,劈涛竞渡夺关津,旌旗夹岸欢声震,再饮醇醪贺日新。”

过去,女子是不上龙舟的,今天,女子不但上龙舟,还组建了女子龙舟队参加比赛。在赛龙夺锦的推动下,划龙舟已经成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为了使比赛向国际化、规范化发展,龙舟比赛通常都设置标准龙和传统龙两种比赛。标准龙龙身较短,运动员二十来人,而传统龙船身比标准龙长一倍以上,可乘坐划手数十人,在比赛中长短、人数不限。对两种比赛,民间还是比较看重传统龙的比赛的。今天,地区性的龙舟比赛到处可见,广州和香港,每年都举办一届相当规模的国际龙舟赛事,我国也每年都举办全国龙舟赛,广东的南海、顺德、东莞、番禺等男女龙舟队,屡屡在这些国内国际赛事中夺得锦标。

龙舟比赛,因其人多参与,气势恢宏而深受国内外民众的喜爱。广东龙舟不愧为龙舟文化的最大传承者和推动者,从中也体现了广府文化的深厚,体现出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O一八年六月五日

作者:彭炳华  佛山永安诗社社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