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匆匆八里沟,隐隐太行情 || 关素昭

 作家平台 2020-08-12

匆匆八里沟,隐隐太行情

文/关素昭

 早就耳闻,新乡有几个好的去处:万仙山、郭亮、八里沟等等,但因工作性质所困,无法身临感受,始终是个遗憾。所以,一直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去一趟新乡,跑一趟新乡的山水,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太行。
    7月30日至8月2日,我有幸受朋友之邀参加了全省的词汇教学研讨会,会址就设在了心里梦里的八里沟。尽管整个会议日程满满,但在最后一日我还是挤出了点时间匆匆走了一趟八里沟,免得心存遗憾。

 进沟之前,也没有做太多的功课。没有像往常那一样去熟悉八里沟的里外特点及历史渊源,只是听农家乐房东说八里沟分上八里沟和下八里沟,我们通常穿行的是下八里沟。

     单从名字便可知这条沟大约有8里地,所以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我也只带了把雨伞和两瓶水,如说书中常说的“小衣襟,短打扮”,只求来去轻轻。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磁器口”,像南京夫子庙、北京大栅栏等等。同样,每一个景区也都有自己的水、林和石,这一点在云台山和重渡沟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八里沟也是一样。
    从售票厅进入山门,两条路:一条一直通向核心景区天河大瀑布,新修的柏油马路充满着诱惑——来吧,从这儿坐观光车!另一条呢?需要在大门左侧下行,沿看木制的栈桥,在水间漫步而行。我们的选择自然是栈桥,这样可以亲山近水,走进它的世界,体味行走的自然。
    顺阶而下,廊道是用上好的松木搭建的,没有什么过多的雕饰,简约而实用,踏在上边吱吱呀呀地,很让人想到苗寨里的竹楼。
    路遇第一个体验就是通幽桥,让我想到了"通络除痹″这个词。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联系?不知道,也只是猛然的一念,大概是因为它处于两岸之间,连接着这头和那头,沟通着彼岸此岸的人流。

    而于我,则蓦然忆起了当年在鹰城求学的时光,在我们学校西侧的湛河河面上也曾有过这样的一座桥,连着北岸的西高皇和南岸的化肥厂和姚孟电厂的厂区。周末有闲时,总会邀三五个室友在河堤上漫无目的的游走,抚摸着夹岸丛生的高树,数着大大小小每一个疤痕,光阴无聊地流逝,穿过树的隙,撩拨着那群少年的心弦。过桥?最初是要胆量的。因为那座桥的桥面是用长长短短的栗木捆扎而成的,一根细细的铁丝便是扶手。从上面走过时,根本不愿向下看,黑乎乎的河水无精打釆地流淌,时不时泛着些许油花,若是谁恶作剧地小晃一下,整座桥都会左右摇摆,心也跟着摇荡,刺激中带着恐惧,也算是一种历练吧。一晃间,时间已走过二十六年,那座被我们称作吊桥的建筑早被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桥梁所取代,而那种胆战心慌、颤颤巍巍的感觉也衍化成了一段记忆,一段温暖的青春片断。
 沿着栈道,慢慢地向上游前进。河谷间是各样的大石,它们形态各异,不知卧在这里有多少年了,细细的表面告诉我们它历经了无数次的冲刷,有河水、雨水,当然也有雪水。两岸,是典型的太行山的特征。每一个山峰都是崖壁峭陡,似是刀劈斧砍一般,从断面可看上下方向粗犷的纹理,如同太行汉子的性格,耿直、豪爽。
    勤劳多智的太行山人运用智慧改造着他们的家园,每隔一段距离就砌成一个堰坝,利用河床的落差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美观的同时也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让它成为生产生活的好帮手。而我们所走这条河沟,就是这样形成的——山、水、林、石,以一种最佳的姿态和谐共处,自带美的手段。

    这里的水质是一流的。它们就来自于周围的这些山间,不带半点污染。

水是绿绿的,可见底。河底的沙砾、石块清楚地映入眼帘,不时地,几条小鱼在石缝间追逐,逍遥又自在。
    在读朱自清的瀑布之前,我一直都坚定不移地认为水是青的蓝的,就像我们常见的游泳池一样。朱自清的笔下,水是绿的,甚至是祖母绿!在新疆的喀纳斯、神仙湾,我也曾见过另一种美丽:水的绿中还伴有白,奶色的白,很是温润。而今天,清澈如斯、一眼见底的太行水更是呈现着另一种美丽,就像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时而文弱恬静,远处的山和树浮现在水面上,她就这样安静地欣赏着自然的画卷;时而她也会展现出活泼可爱的另一面,从堰坝中跃下,在石间欢快地跳动,天真烂漫,无拘无束,那阵阵悦耳的哗哗声是她们在自由欢唱。

 有山无水缺灵气,有水无树乏清秀。沿栈道盘桓,一路向上,头顶和身边被各种的绿色包围着,不透一点太阳,就连那些爱美之心爆棚的女士们也收起了遮阳伞,尽情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舒畅和快活。
    青檀是这里独有的,常常和桑树结伴而立,站在河的弯处,像一对情侣守候在那儿,不时低头在窃窃私语。松柏是少不了的,河谷石崖边,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树不大,不赛天山雪松那样北方汉子般挺拔,反倒有些小家碧玉的羞涩,和四周如劈的山崖形成了一种反差,却又是如此和谐自然,特色鲜明。
    走在林荫里,台阶高高低低,栈道蜿蜒曲折,沿着河堤天然生成的转折时隐时现。在特意建造的观景台前,不少男女游客纷纷掏出手机留影纪念,他们或互拍、或自拍、或合拍,不同的年纪摆着不同的姿势,表达着好奇和欣喜,再发到朋友圈中,宣示着各自的光临。我想,想当年孙悟空写在如来手中的"到此一游″大约也是同样的作用吧。
 而我最爱的却不是如此。趁着同伴们忙着拍照的工夫,我独自跳下栈道,踏着错落的石块儿,来到河沟的中央,寻找更好的角度,好好地打量着这一切。
    极目远望,河道向上漫去,几道跨河的吊桥上,游人们三五成群悠然穿行,虽不是人流如织,但也决不冷清。桥下,石隙间细流汩汩低响,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不远的堰塘,又奔向看不见的远方。向上远处是巍巍的南太行,白色的石崖像刻意开凿出来的样子,是堵堵石的墙,层层明喑交错,颜色也不停地变换,绿的树、黛的山、白的峰、碧的水,层层的叠障,变幻的流云……我真恼,恼自己没有丹青妙手,可将这山这水收于笔端;我真怕,怕自己一不小心便破坏了这么好的一帽水墨山水图;甚至,我还有一点好奇——究竟是什么的造化,竟能生得这般阳光的去处。
    这个时候,我仿佛忘掉了一切,四周也如同消失一般,突然在刹那间陷入一片寂静,独独一个人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就连山雨的悄然落下也迟钝起来,浑然不觉。
    从山门到达景区的核心天河大瀑布,曲曲折折大约有五六公里的路程,坡度不是很大,又有几个好友一路相随,共赏山水草石,找寻求学回忆,不觉间便已到达。一路上山,虽说是走马观花,却也实地领略了奇的峰、险的崖、峻的岭、秀的岩、幽的谷,欣赏了南太行山水精华的荟萃,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太行之魂、中华风骨”和“亚洲一绝”。
      但于我而言,有印象的也只是几个,其中最深刻的当数栈道台阶口的警示标志了。在不少有栈道的景区,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精美和人性化,可以找到有品味的曲折回廊和观景台,但唯一缺少的这样细致而微的体贴,提醒着玩心十足的我们"要下坡了″、"小心,有台阶!别踏空!″还有一个好玩的就是声控喷泉。它设在一个休息点附近,喷泉水柱的高度和时长是由喊话者的叫声决定的,这引起了不少游人的兴趣,无论是老少男女,无不一试嗓音,尤其是天性顽皮的孩子和平素内敛的女士们,更是乐些不疲,笑声不断,十足的成功感感染了整个山坳,连水面都颤巍摇曳。
 再一个教人不忘的是天河大瀑布,它位于海拔1500米之处,自山西流来入境的红石河,落差有170多米,最宽时20多米,最小时也有5米。红石河的水流经这一带的深沟飞流直下,形成排山倒海之势,直落千丈,激起数米高的冲天水柱和浪花。在瀑布下方,人们因势建起了一条绕山的"水帘洞″,在洞中穿行,头顶是轰轰的瀑布声,一路是瀑水形成的水帘,哗哗啦啦,真有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若是站在远处看,石色的绝壁间挂着一条水柱,水柱下方是半环形的水幕,最后汇集成一汪清清的湖,我想若是朱自清先生在世,定当生出另一番瀑布的形容,可惜我的语言太过贫乏,只会摘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千古名句,或者发一声"真雄伟!真好看!″之类的感叹。

 欣赏罢大瀑布,我们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探寻游兴之旅,跟那几个年少者攀爬90度垂直的绝壁,体验君临天下的成功感;一个则是从另一条路沿沟而下,返回原点。经过一阵"痛苦的抉择",最终放弃了任性,照顾一下年龄和体力,免得过度疲惫。
    走在新修的柏油路上,同伴们都已疲态微露,全然不见了来路的兴奋和好奇,就连最喜留影的那几位女士也少了许多摆pose的兴致,只为一个字——累,也正是此时,"不服年龄不饶人″的感慨才自然生出,"回去真要加强锻炼"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虽说回路景致不多,但也有让人心往的东西,竹林便是其一。好似商量好的一样,好多景区都有成片的竹林。这儿的竹子没有南竹那移的粗壮浑雄,不似北竹饱经霜雪,它们在山石之间挺立,青青的身材愈加秀颀。微风拂过,枝条摇动,沙沙,沙沙,组成了一段段轻盈的乐曲,撩拨着心底的小小触动。此时,真的希望能有谁来手持竹笛起舞弄影,音符在竹林间穿梭,在竹叶上律动……可惜,那只能回荡在幻觉的存在里。
 余兴盎然的游人们三五成群漫步在竹林步道上,路两边的花花草草妆靓着情绪,毛栗、山核桃等山果们"勾引″着馋虫们蠢蠢欲动。大自然的神奇给每个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写在脸上,乐在心里,就连脚步都渐渐轻快起来。
    回看着手机中一路"拾″来的照片,品味着每一处意犹未尽的美,已然忘了脚酸腿疼。一丝清凉袭来,不知什么时候,大太阳的天,竟下雨了。              
                                    2018-08-02

【作者简介】关素昭,网名血色浪漫,又称老关,河南舞钢人。喜欢写写划划,权作消磨时光的一个趣事,所写之事,皆为经历的和感受的。热爱生活,生命才会绚丽多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