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大赛]陕北年味 || 林荫

 作家平台 2020-08-12

陕北年味

林荫

   临年,你沿着乡间土路,走进陕北的山沟沟、山弯弯,你顺着山根小道,爬上高原的阳坡坡、阳洼洼,一股浓烈的喜气就会扑面而来,就会顿消进山前这块土地外形所留给你的荒漠、苍茫之感……

   三里五里是村,十里八里有镇。山上的集日逢单,川里的集日遇双,那四股八岔的土路山道上,就天天往来着扯回花布的俊格旦旦女子,买回好烟的茂格腾腾后生,提着酒肉的红脸堂男人,挟着葱蒜的大嗓门婆姨……驴蹄格噔噔,车铃铛玲玲,说笑声东梁梁上落了,西峁峁又起……

   进了村,那香喷喷的年味就会闯入你的鼻孔,钻到你的肚子里,溢满你那拐拐曲曲的肠道,家家脑畔上腾起炸油糕的炊烟,户户吊窗里涌出蒸米馍的热气。热格乎乎的土炕上案板、刀子在噔噔咚咚砸剁着丸子、饺子馅,石碾、石磨在吱吱呜呜旋转着饸饹、米酒面。左邻在扫窑、糊窗、做豆腐,右舍正洗衣、剪花、擀杂面。芦花花公鸡站在中间的墙头上,对着当空的红太阳“咕——咕”地昂头高歌,白脖子黑狗,蹲在硷畔的槐树根,朝着坡下的过路人“汪、汪、汪”的摆尾欢叫。白胡子老汉们,拿着旱烟锅圪蹴在一搭里论收成,谈年景,时不时望望村口,等着那些工作在外、回家过年的儿孙们。什么事也没有的猴娃娃们,就嘶声嘹哇地满村跑,一阵儿掼纸包,一阵儿跳石蛋,一阵儿又“嘣叭”地点燃几个鞭炮,连那天上撒下的阳光,是否也晓得地上的人间要过年了,是那样的乐滋滋,喜眯眯……

   除夕清早,太阳一露脸,陕北的大庄庄,小村村,霎间变成了一个个火红的世界:门楣上是红对联,窗格里是红窗花,窑码上是红灯笼,院里遍地是红炮屑。鸡住的窝上贴着红,驴拉的车上贴着红,拦猪的石板上贴着红,拴羊的土崖上贴着红,碾磨、茅厕、犁铧、锨锄上全都贴着红。口里吃得是红点馍,手里拿的是红筷子,红盘里放着红醉枣,浑身穿着红衣裳。上了年纪的人,无法把红显露在身外,就是裤带、肚兜儿也要扯挂上点红的……这“红”已超越出了古时“过年”用红来驱邪的原意,这“红”是陕北人生活里的希望,精神上的寄托,……正月里,哇哇的唢呐声中,男女老少如痴如醉,若疯若狂扭起的秧歌,陕北人俗称“闹红火”。就说“秧歌”这两字吧,词典里怎么解释,不去管它,在陕北的土语中,“秧歌”和“羊羔”的发音是彻底相同的。羊羔的天性喜奔爱跳,秧歌不也就是在奔在跳么!秧歌,扭的无规律,重要的是扭;红火,闹得无节奏,关键的是闹。地道的陕北秧歌无需摸彩化妆,正宗的乡村红火,不必着意打扮,他们不是给人表演,他们不是让人观赏,他们不懂艺术,他们压根就不是为了艺术。上了舞台的秧歌不是陕北秧歌,排练组织起的秧歌不是陕北秧歌,拍成影视的秧歌不是陕北秧歌,发展演变了的秧歌不是陕北秧歌,真正的陕北秧歌就是终年在黄土地里劳作、耕种的那些身裹粗布衣,脚踩婆姨做得老布鞋的山汉泥人们自发、随意、扬胳膊摆腿的一种动作,一种心劲,一种对自信的赞美,一种对顽强的弘扬。不是陕北人,就无法掌握陕北的秧歌,不是陕北人,就难以懂得陕北的红火。扭秧歌是陕北人周身情绪的喷发,闹红火是陕北人心底情感的表露。陕北人过去很穷,就因为穷,才扭秧歌。陕北现在也不富,正因为不富,才闹红火,陕北将来也许无法赶上那些天然的富庶之地,可陕北的秧歌、红火就会千年万载,世世代代,永不停息地扭下去、闹下去……

   朋友,来吧,只要你能沿着着这谷间的土路,走进这陕北的山沟沟、山弯弯,顺着山根的小道,爬上那高原的阳坡坡、阳洼洼,在这香喷喷、红彤彤的乡村村、山庄庄里过个年,你就会感到自己会真正的长大一岁,增高几分,懂得许多,领悟无限……

作者简介:林荫,本名贺世成,1963年出生于陕北绥德无定河畔一个名贺家湾的小山村,1976年刚满小学考入县剧团,从事戏曲演员工作十几年,练就一身不错的“武生”功夫,1988年调文化馆搞群文工作至今。2006年至2007年进修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现为省作协会员、舞协理事,群文副研究馆员,单位党支书记,中共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非遗项目《陕北秧歌》省级传承人,县作协副主席。曾在“人民日报”“散文”“延河”“澳门日报”“陕西日报”“新剧本”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二百多万字,出版过个人文选《月朗野洼庄》《高原情怀》,获中、省、市文学、舞蹈、编导各种奖五十多个。


作家平台创作大赛欢迎大家参赛! 

点击下面蓝色字可看具体细则。

《2019年经典散文选》 《2019年精美诗歌选》 隆重征稿中,欢迎大家来稿


 《2019年经典散文选》《2019年精美诗歌选》

隆重征稿中,欢迎大家来稿 

二、来稿请发到指定邮箱,文章后面附上150字内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微信、电话、详细地址、邮编)。文章审核通过后会邮件或者微信通知。作者也可加主编微信联系,微信号:wxfwxf33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