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大赛】情深深 意浓浓 ——艾味儿小诗《情深》赏析 || 陈庭平

 作家平台 2020-08-12

 情深深    意浓浓

——艾味儿小诗《情深》赏析

  文 : 陈庭平

现代作家,学者朱自清说过:诗的的含蓄、诗的多义、诗的暗示力,主要建筑在广义的比喻上。(中国古典诗歌吟味)《情深》小诗用飞蛾扑火的典故比喻一段悲剧爱情故事,令人寻味,文字简略、想象丰富,是一首难得的悲情诗。

飞蛾扑火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梁书·到溉传》比喻自取灭亡。飞蛾本身是一种昆虫,经历了由卵—幼虫- 蛹–成虫(即飞蛾)整个生命过程,越冬的方式各不相一,大多数昆虫都有趋光性。百度百科另一种解释“在亿万年前,没有人造火光 ,飞蛾完全靠天然光源日光、月光 或星光指引飞行。由于太阳、月亮、星星距离地球都很远,它们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照到地球上可以认为是平行直线。当飞蛾直线飞行时,它在任何位置的前进方向与光线的夹角都是一个固定值。可是,如果光源离得很近,比如火把或蜡烛,不能再将它们发出的光线看作平行光时,飞蛾按照固有的习惯飞行,飞出的路线就不是直线。而是一条不断折向灯光光源的等角螺线或称之为对数螺线(并非阿基米德螺线),不断接近光源,最终丧命于火,即飞蛾扑火。”

以上基本常识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意境。《情深》的作者开门见山写到:

我就是一只飞蛾
小小的身躯
耐不住冬天的折磨
你就是我向往的烛火
曾给我光明和温暖的歌

这一段点明了爱的主题。“就”字含义是没有任何犹豫,坚定的决心,早就预料悲剧结果,为了爱情,决意赴汤蹈火。“耐不住”表明了心情,冬天我本来可以躲在茧壳里不出来,想到你曾经给我的温暖,或者说是给过的爱意,决心和你厮守终身。

悠悠的夏季
无法穿过的风雨
山坡间 村庄畔
我俾微的身躯
却同守在红纸伞下

这一段是在描写思念过程,“穿过”“守在”意像动词,含义深刻,是对爱的一种描述。“红纸伞下”信守承诺,既是一种情景描写,也是沉浸在爱的回忆中,。

命运注定我们
将是平行线上的两颗滚烫星
千百次叩问
却难抵达你的心扉

这几句就是爱的最终结果,“注定”“滚烫”“叩问”“抵达”既有爱的决心又是一种对爱的担忧。“平行线上”导出了星光的同向,心心相印。

为了避免相互伤害
你练就了金钟罩(避而不见)
我练就了铁骨功(穷追不舍)
我焚身了
你流泪了
那一刻
便明白了
爱就是一种伤害

最后一段自然是飞蛾扑火的结局,“金钟罩”与“铁骨功”表明在爱的过程中有波折,仍然去追求爱火,百折不回的精神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我焚身了”“你流泪了”含有多少情意,就像《红楼梦》林黛玉与贾宝玉最后见面时说:“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说:“我为林姑娘病了”。爱情的真诚表白是在内心。作者无奈说出了一句伤心的话“爱就是一种伤害”。

这首短短的情诗虽然没有人们想象那样好的结果,但是对爱情的坚贞表达可谓是淋漓尽致。也有人提出一些疑问,一说是单相思的爱,二是违背自然规律,冬天没有飞蛾。(有17%的昆虫以成虫过冬)只有细读小诗和一些常识是可以理解的。只有经历了爱情波折的人,特别是那些对初恋怀旧的人,更能理解这首诗。一首完美的诗,在意境、情趣、曲折、语言等方面都是完整的。读起来如行云流水,看上去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讲起来回味无穷。当然这首诗也有不足之处,个别语句如“却难抵达你的心扉”有冲淡爱的主题之嫌。现代诗稍不注意就容易口语化,很难写出曲折化。不到25句的诗写出如此复杂的主题,除了用比兴手法外,联想思维运用很巧妙,语句不多却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虫儿等春 

文  陈庭平(武汉)

寒冬来临,

树木多落叶了,剩下的光杆,依旧头顶天空。

小草枯黄,匍匐地面。

小虫変着法儿,吐丝结茧,织好“布袋”,收拾盔甲,裹着卵壳,

躲在地下, 藏在树皮内,爬进石缝间 ,钻进庄稼杆,卷起老叶片。

任凭风吹浪打,酣然入梦。

安静的冬眠,似乎等待什么。

一声惊雷响,春雨霏霏

 朦朦胧胧 ,淅淅沥沥,

敲响了早春的钟声。

虫儿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伸懒腰,

吸了一口雨水,甜香四溢。

听说  春天要回来了,

眯起双眼,看看外面世界。

玉兰花早已开放,散发阵阵幽香,

柳芽吐翠,随风摇荡。

百花跃跃一试,

真的来了,

为何来的这样早?

还得美美睡一觉。

待到山花烂漫时,

抬头迎春笑。

 作者简介:陈庭平 (1948--),湖北松滋人,文学爱好者,红楼粉丝。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及专业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期间撰写科技论文20多篇,数篇获奖。退休后,专注红学和诗歌论学,著有《重读红楼札记》,撰写了有关诗论文章和散文、现代诗歌,发表在有关刊物上和散见于网络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