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 重 童 心 || 莫小语

 作家平台 2020-08-12

尊 重 童 心

莫小语

据记载,孔子带弟子去泰山,在一个村口被小孩挡住去路。赶车的子路与小孩争执起来,双方都指责对方“不懂礼貌”。当孔子下车询问时,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孩指着不远处自己用泥巴筑造的一座“城池”说:“前面有一座城池,是车子绕过城走呢,还是城为车子让路呢?”孔子深受感触,这不就是纯真的赤字之心吗?于是真诚地向小孩道歉,并让子路驾车绕过了“城池”。

其实,家里有小孩的人都知道,孩子用他那有形或无形、无明而明的——最直接的方式思考问题、观察世界。他们因此更真实地触摸到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并真正快乐其中、享受其中。

记得有一次,在我进门时一只蚊子飞进屋内,我气恼地说:“该死的蚊子跟着我进屋了!”正在一旁玩玩具的儿子无所谓地说:“没关系的,妈妈,等一会儿,你再出去。”还有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她抱着四岁的女儿看星星,见天空划过一道流星,女儿立刻拍着小手,欢快地喊道:“妈妈,妈妈,快看,星星多么美丽地滚下来。”更有孩子爬到树上,不能再向上爬时,对着树下的小朋友大喊:“我已经爬满了。”小天才们的这些话常常惊得我们张口结舌,他们好像是面魔法镜,照出我们成人是个庞然蠢物。

生活当中,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可随着人的成长,这些“天才时刻”会逐渐被生活的浪潮淹没,想留都留不住,让“我”成了“我们”,而“我们”却不快乐,更何况我们成人还常常疏于呵护?

孩子在他个人魔法世界里的奇思妙想、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尤其值得呵护。现实中,有的家长、老师时常陶醉于设计成长蓝图、准备标准答案,牵着甚至是逼着孩子往自己设定的方向走。还用着那套“头悬梁、锥刺股”的高压方法,还在背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时理论,忽略了孩子天性,结果越走越远,把原有的“天赋”孩子消磨成“平庸”。

我就为此,直至目前还内疚、自责不已。大概在儿子四、五岁时,他非常喜爱画画,有一天,老师布置画一幅《美丽的公主》图。儿子回到家,平时拴都栓不住的小人,为了画画竟老老实实地为画勾勒、着色。画完拿给我欣赏,小眼神里期待着我的赞美。“的确很漂亮,只是你把公主的眼睛画成对眼了,改过来吧?!”我武断地给他说。儿子很不情愿,可又不知如何辩驳,于是闷闷不乐的修改着公主的眼睛。第二天,儿子的画被老师批评了,大概老师是这样说的:这么小的孩子,竟这样缺乏想象力。儿子在他幼小心灵中最亲近、最信赖的人的打击下,学画的热情直线减退,直至不久后就放弃了学画。

事实上,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方式去思考、选择,只会消除他们的天性。相反,尊重孩子的思维和直觉反映,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就能懂得,很多事情不止一个答案,解决问题不止一种方法,沿着不同的道路奔向目标,人生同样可以过得精彩。

于是,在以后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践行着:共同努力,相互照亮。

作者简介:孙晓娟,笔名莫小语,喜欢业余时间采撷文字,在一字一句中涂描心中的意境,咀嚼品味文字的甘甜如饴,正如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