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林秘传易筋经(1)

 无名老熊 2020-08-12

     前言:武术技法,即武术技击法,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使用各种手法、腿法、摔法、拿法,或利用武术器械进行劈、刺、格、架等武术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攻防技术。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斗争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武术的精华和核心,也是武术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独创的五禽戏,就是模仿几种动物的动作,来达到养生效果。

历代武术家们一方面将武功和导引功分而兼习;另一方面又将导引功融摄于武术,改造成武术独特的功法体系。武术从导引术中得到启迪,吸收了导引术的理论与动作,并根据自身的攻防特点,将其改造成仿生性或象形的拳法套式与动作。

仙人反背势

每天学一招易筋经!每天做3次10分钟,胜过无数虫草、鹿茸。

1、两手放下成自然掌垂于体侧;左脚斜进一步,成丁字步(一顺一斜);目视前方。

 

2、下盘动作不变,上体向左扭转,到最大限度;目视左后侧向右后侧注视。

3、回转身,面向正前方,上体正直,左膝屈成左弓步;目视前方。

4、右脚上前一步,上体向右扭转;再进左步左扭转。

5、然后,后退三步左右扭身,与进步扭身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练习日久,前胸可旋转至正对背后方为全功。

武术不仅从形体动作上吸收了导引术式;而且将导引吐纳行气融摄于武术锻炼之中,讲究“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外力”“内意外劲”“内神外形”,形成具有特色的武术练法。

导引术势讲究柔、缓、松、和的动作原则,融摄于武术之中后,使某些拳术发生了变化。武术与导引术的融合,使武术由较原始的单纯搏击术跃升发展为融技击、养生、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武术文化。

易筋经既是中华武术之精粹,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医学、美学、兵学、养生学、民俗学等众多内容,都对易筋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武目的绝非是为了逞强斗狠,而是追求“内外兼修,天人合一”。

武术内功的出现,以内家拳、《易筋经》为标志。据《宁波府志·张松溪》载,内家拳其法主于御敌,以敬、紧、径、劲、切为五字诀。

明天启四年(1629)已有《易筋经》流传;清中叶道光咸丰年间,王祖源得自少林寺之《内功图》中所载《易筋经》十二势,是导引、气功演化为武术内功的代表。《易筋经》的修炼目的在于“内壮外强”,“通行气血,助翼精神”,“易筋”,“易髓”。《易筋经》将“静功吐纳养气法”“动功导引气法”等融摄于武术锻炼之中,并发展、改造为武术内功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