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文梅散文||在那大山的深处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乡土文学微刊

代文梅,生于1965年,热爱生活,曾在本平台发表过《幸福的夜晚》《山杏》《未纳完的鞋垫》《油菜花深处的水磨》《见证洛门渭河大桥》《囡囡与爷爷奶奶的对话》。

在那大山的深处

张惠的丈夫是从事乡镇基层工作的,前几年在大山里驻村。那里平均海拔1900多米,号称镇子上的“边疆”。丈夫常常回家来,报怨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对象难管;说山上正在修路,一条通往大山深处的路。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配合铲车司机推路。每次去山上,骑着摩托车,头盔墨镜一戴,跟进藏似的,隔几天下山一次,皮夹克上的土有铜钱那么厚,换下的衣服弥漫着浓浓的炕土味,张惠说:“你晚上把衣服塞在炕洞里了吗?把洗衣机都污染了。丈夫笑着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山上路修好了,我带你去看看我的工作环境”。

正月的一天,村书记打电话说,村里秧歌出演了,叫他们去看。张惠兴高采烈地准备了半天,和丈夫坐了一辆面包车从北山坪上缓缓上山,路上有铲车推过的痕迹,沆洼不平,小碗大的土块颠得车摇晃着,车行了十来分钟,张惠问丈夫:“你们修路的地方快到了吗?”丈夫说,路在脚底下,这就是呀!从前是羊肠小道,现在铲车推成了十多米宽的大道,路的轮廓出来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硬化路的事情就交给交通局了。这与张惠想像中的平坦大道相差甚远。

说笑间,车己行至半山腰,迂回曲折,山路十八弯,每到转弯处,一边是万丈悬崖,张惠向车窗外一望,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一手抓紧扶手,随时准备抱头的动作,万一有个闪失……丈夫看出了张惠的滑稽样,说道:“放心吧!从前我常骑摩托车的羊肠小道,现在十多米宽了,车子掉不下去的。”他说,推开这条路,牵扯到占用老百姓的土地,这工作得提前上门和老百姓沟通,大部分人通情达理,但有个别人,你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他死活都不让你动他们的一锨土,拿铁锹横挡在地头,寸土不让,任凭铲车“轰隆隆”响……他说有一次,开路要从村民的院子下面经过,院子高出路面十多米,那家人在院子边上放着一颗碌碡,扬言只要铲车触及他的院角,他就会掀下那颗碌碡……一旦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对这样的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起作用,只能暂停工作了。

车子颠簸了近一个小时,三十里路到了,上了山才看到,村子在半山坡上,呈阶梯状,初春山里的村庄很有特色,背阳的地方积雪没融化,白茫茫一片,院子里挂着黄澄澄的包谷,散养的家禽悠哉悠哉地在草垛下觅食,抛两爪子啄几下,吃饱了则拧过脖子啄着背上的羽毛;“扑棱”一声,一群麻雀飞过头顶,直奔谷草堆。路上的土是那么干净,空气是那么清新,没有城里汽车的喧嚣声,没有漫天飞舞的垃圾。真是一片净土!

热情的村书记接待了他们,自产的胡麻油煎的油饼,炉子上煨着罐罐茶,散养的土鸡肉…许多村民来到书记家,炕上挤满了,炉子跟前围了好几层,书记说,去年修路时,他们每天晚上都召开党员大会:“钉子户“大会,国家花那么大代价为老百姓修路,让村民无条件让地,实际做起来谈何容易,那些“钉子户”晚上同意的事情白天就变卦了,有的丈夫同意了,妻子不配合;有的妻子同意了,丈夫作梗;有一家妻子丈夫都通了,公公婆婆跑来阻挡。山里路通了,剪彩那天,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们兴高采烈,自发买了礼炮,在镇上做生意的村里人也都前来助兴,鞭炮响彻十里,大家欢天喜地庆祝大山里终于有了路,汽车能开到山顶的路。张惠丈夫说:“要致富,先修路,经济发展了,年轻人娶媳妇就容易了”。据说剪彩那天,镇上领导还给支持村委会工作的积极分子颁发了奖状。走出院子,一眼望去,饮烟缭绕,山上自然村十分分散,村与村相隔十多里路,这脚就是量天尺,在山上住村的干部就得多磨破几双鞋。不觉中摸出手机,竟然没有网络信号,一年轻人说,打电话要爬到村后边的山顶上找信号去,张惠不由的心疼起丈夫来,才深知乡镇基层工作的不易。

晚上十三村的秧歌汇演开始了,各村的冲着"官老爷一字排坐在主演台上,纯朴的村民端来自家的暖锅,盘子菜,冒着热气,溢着香味,身着彩色服装的小伙子手举纸糊的灯笼,扭着秧歌步,跑马的小伙肩上斜挎一串铃铛,脸上洋溢着一年的丰收和喜悦。最吸引人的是“狮子滚绣球”,引狮子的演员,手拿绣球,一招一式,英姿飒爽,“狮子”紧盯绣球,龙腾虎跃。狮子由两个人配合演出,苦了后边的演员,看不到外面,只能模仿前面一个人的动作。一套节目表演下来,狮子亮相时,两个人的衣服湿透了。

演出途中,姑娘小伙有中意的,牵手出来,有几个急着打电话的年轻人直奔山顶找电话信号去了。

吃不完的暖锅,吃不完的盘子菜,秧歌汇演持续到凌晨四点才结束,大家打道回府,坐东的自然礼尚往来,送客的鞭炮声响彻云霄,灯笼向十三个方向渐行渐远,看不到人影了,依然能听到悠悠的锣鼓声。夜慕下,远去的灯笼就象满天繁星,撒满了整个山坡。

天亮了,一群胖墩墩的鸡从屋子后面的一棵挂着包谷的歪脖子树上展翅飞了下来,“蹭,蹭”地落在地上,书记一边往外赶鸡群一边对张惠丈夫说,昨晚十三村的秧歌汇演,我生怕有打架闹事的,把你请上来就是为我正个胆,幸好没事。

临走时,书记说他有个要求,去年存的一窑水不多了,今年不知何时天能下雨,问能否向镇上反映一下,给他家拉一车水。多么纯朴的乡村干部啊!仅仅一车水的需求!张惠丈夫心情沉重地说,去年铲车司机住你家,年轻人爱讲究,一定用了不少水,这我向上级反映。

八年过去了,听说通往山上的道路已硬化,汽车可以开到山顶上了,村民是否还吃的的窑水?但愿网络覆盖大山,村民不再到山顶上打电话了。

编辑:陇上光明

小编提示

主编:陇上光明

编委: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   非    张利民   杨兴胜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