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愿‖王顺全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心愿

人啊,不可一味地贪求很多,更不可有过多的奢望,有道是:“有多大的力拉多重的车”。多么朴实的至理名言,是多少先辈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才总结出来的,是诫勉后人的行为总则,现在想想,还真是不无道理。

试想,若贪求、奢望的太多,岂不是无止境的让人身心疲乏?

我深知自己学识浅薄,非天之骄子出身,更无出众的能力可为,所以在生活目标,人生理想方面不敢有过多的贪求、奢望之心,处处要求自己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诚实守信,任劳任怨,一天心无劳心之事,快快乐乐,平平淡淡即可。

闲暇之余,守着那一方陪伴自己多年地带着浓浓紫砂气息的茶盘和那一套紫砂壶,让它始终保持光鲜铮亮又不失它原有的本色,无论什么毛尖,银针,还是什么绿茶,红茶,无所挑剔,就是为了完全释怀自己,在静谧中享受那种天然原始的茶香,仿佛心中的浮躁被净化,整个人都卸下了一天的疲惫,乐哉悠哉,何乐而不为?

取两三勺茶叶置于茶杯,倒入少许冒着白雾的开水,瞬间,茶香袅绕沁人心肺。在一曲曲悠扬浑厚的古乐声中缓缓地品,慢慢的喝,把那种淡淡的,醉人的茶香极尽贪婪的,深深地吸入胸腔,不觉全身心舒畅,耳聪明目,朦胧中渐入似醉非醉的状态,仿佛自己已跳出三界外,已置身于那恍如繁华似景般的缥缈仙境,什么烦恼,什么名利都已抛到九霄云外,那种带着或淡或浓的茶香随着袅绕的热气弥漫在房间的角角落落,此刻,醉了心田,浸润着心房。

手捧一本心意的书,无论是台湾作家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还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或者是柳方的“非刺也非花”,总之,手捧着它,或斜靠,或把自己完全蜷缩在躺椅里,身上盖条略显陈旧的蓝白相间的毛毯,任凭书中跌倒起伏的故事牵绊着你安详的心悸,任凭冬日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阳台的窗户,如一道道发白的细丝线,舒缓地照射在你聚精会神的脸上,笼罩在你慵懒的身上,偶有爱人带着回忆般的温情,追忆起当年那些艰难的岁月,和岁月里那些既苦涩又难望的故事,动情之处满眼盈盈泪花。好在都已过去,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不是已经陪伴在我们左右吗?这种释怀不觉让人露出知足的,幸福的微笑,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时光如梭,而今真好啊!”

多好啊,国泰民安,人们安详幸福。可是,可是就在这鼠年伊始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破了人们惯有的安详和快乐,所到之处瘟疫肆虐,乡村、城市到处笼罩在死一般的寂静和萧条中,人们仿佛又回到那个民不聊生,人人自危的年代,天天刷新的疫情数据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无情的刺痛着人们忐忑不安的心。人们哭丧着脸窃窃私语:“又有谁不幸被传染,听说都已经危在旦夕了,医生正在全力抢救,是死是活听天由命吧。”人们不无痛心疾首道:“又有那位医生不幸丢下妻儿老小,丢下他那年迈的父母双亲,丢下他一生为之钟爱,为之追求的事业遗恨而去……

以前繁华似景,热闹非凡的街道瞬间变成了一条条横亘在人们眼前的僵尸,煞是阴森恐怖,偶有路人也是口罩遮面,纵使曾经最熟悉的知心友人也只能远远的驻足相望,无奈只好默默的祈祷一切安好,而后匆匆插肩而过,唯恐避之不及。人们唯有响应政府号召,“勤洗手,少聚会,待在家,勤通风”。总之,危害至深,前所未有。

曾有哲人所言“世间自有因果,而一意违背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成想这灾难来的如排山倒海般迅速,突然,以致让善良的人们防不胜防。

那不是和平鸽吗?扑棱棱,扑棱棱,一只只,一群群,展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下,咕,咕,咕,那一声声的声音不就是向瘟疫发出的一阵阵冲锋的号角声吗?虽然发自胸腔,虽然近乎弱女子柔弱地呐喊,但那感召力如同愤怒的雄狮在一声声震撼着山川大地,在激励着人们冲啊,向那恶魔般的瘟神冲锋,刺杀,将他们消灭干净,还一片宁静、繁荣的祥和天地”。不,他岂是冲锋的号角?他是不满的嚎叫,他想用柔弱的的声音警示那些贪婪、任性的人们,“收起你们毫无节制的欲望,少杀生,多怜悯,尊重生命”。

飞吧,和平鸽,承载着你美好的愿望,放飞你的希望,也带上我的心愿,祈福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愿普天下的人们生活安详,幸福安康!

王顺全,祖籍甘肃武山,现工作、居住在陕西咸阳,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多年来一直酷爱文学、诗词,心中始终常记乡音,难忘乡情……

主编

陇上光明

投稿要求

编委成员

赵小军

张素云

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刘  金

赵  鹏 

马小彦

合  非

张利民

岳海明

微信号 : xiangtuwenxueweik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