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入国展省展难?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提高你的入展概率

 南山友 2020-08-12

当下,练草书者众,热衷于投稿参展者亦多,但竞争惨烈,通常情况下90%的作者会被淘汰。草书作为投稿的热门书体,突破不易,如何才能提高入展概率?

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跳出草书技法的范畴,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即练习古草。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何谓古草;二是为何说古草入展概率高;三是练习古草应注意什么。

一、何谓古草?

古草是秦末汉初没有规范化的草书,它是篆书、隶书的草写,也称草篆、隶草等。古草以秦汉简书、帛书的形式居多,整体体现出高古、朴拙、天真烂漫的姿态。

草书入国展省展难?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提高你的入展概率

马王堆汉简(局部)

古草的出土的作品有很多,如《云梦睡虎地秦简》、《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等。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草书分成章草、今草、大草等几类,这几类作品在国展、省展中都比较常见,而古草却被大多数书法家忽视,通常习草书者也只上追到章草为止。

至于能不能把古草划为和章草、今草、大草并列的一种书体,姑且不必争执,但它却是书法史上事实存在的一种文字符号。其实不难看出,古草比章草出现得还要早,在笔法上,古草是篆隶的速写、草写,是为了解散篆书的草率写法,属于当时的“非主流”书体,但在书体演变中却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为何说古草入展概率高

一是古草是当下书法展览稀缺资源亟待开发。无论是国展省展还是草书单项展,草书作品的取法都比较多样,但古草入展作品却比较罕见。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展览上古草稀少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因为古草不值得去研究,恰恰相反,古草在那种天真烂漫、那种率性随意的自然之美却是书法美的另外一种形式,这种书法美在展览上的缺失是书法展览的遗憾。

草书入国展省展难?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提高你的入展概率

十二届国展作品大数据分析

二是评委视觉审美疲劳需要调味。展览评委都是阅历丰富的“老江湖”,历史上草书大家的笔法早就烂熟于心,对时风也把握得很准。对哪件作品出自二王,哪件作品学习《书谱》,哪件作品追随怀素,哪件作品取法山谷,哪件作品直逼王铎,哪件作品杂糅枝山……他们一眼便明,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作品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了,这时候如果评委突然发现有这么一件高古的古草,一定会多加品位的。就像一个人山珍海味吃腻了,给他吃个小咸菜,他会觉得特别清口特别适味。

三是古草练习人数不多。“不走寻常路”或许是学书人的一个捷径,至少对有功利心的人有一定的启发。正是因为古草练习者不多,你独辟蹊径从这里钻研,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参赛入展,别人都在挤独木桥,到达彼岸不知要淘汰多少人才能成功,而你恰好学会了游泳,干嘛不游过去呢。

三、练习古草应注意什么

一是取其意趣为先

草书入国展省展难?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提高你的入展概率

居延汉简

古草强调率性自然、意趣古朴,练习创作时这一点要把握。它通过对篆、隶的省略、快写等方式,解放了篆书的僵硬死板,改变了隶书的平正姿态,增添了字的活力,显得生动活泼,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气质一定要吸收,方能显现古草的韵味。

二是作品形式可以借鉴

竹简上记载文字本身就是一种书法形式,这种字体大小不一,竹简排列松紧不同,竹简长短高低有别的样式,让习惯于识别于块面文字作品的我们眼前一亮。我们在创作中可以借鉴其章法,使创作思路更加开阔,作品形式更加丰富。

草书入国展省展难?读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提高你的入展概率

三是古草笔法不容回避。对一名学书者来说,学习任何一种书体都要研究其笔法,这是无法回避的基本功。不能因为古草天真烂漫就胡写乱写,古草也有古草的笔法,必须一步一动地学习掌握。当然我们学会古草笔法可以有两个途径可以选择。一个途径是创作味道比较纯正的古草作品,这种作品给人以气息扑面的感觉,比较招评委喜爱;另一个途径是把古草笔法用到今草或章草作品创作当中,丰富作品笔法的多样性。这两条算什么无论哪个都是可取的,都是受评委青睐的,特别是第一种作品更能打动观众。

对于草书爱好者来说,如果掌握了古草,不妨及早尝试多创作投稿参展;如果还没掌握古草,不妨停下来好好研究一番,也许会加深你原来对草书的理解,也许会启发你一直无法突破自我的瓶颈,说不定能让评委给你打个高分。

(发在头条的第一篇图文,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