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豆生南国,江阴顾山有一棵千年红豆树

 陆建华摄影 2020-08-12

用镜头带你看世界,写旅行途中最真实的感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信大部分人都熟读过这首王维写的诗作,只是你是否知道,“红豆生南国”一句中的“南国”,到底是在哪里呢?如果你来到江苏无锡的江阴市顾山镇,走进这里的红豆村,答案也许就能揭晓。

江阴,是江苏无锡下属的县级市,而顾山镇,位于江阴市的东面,它与无锡市的锡山区、苏州的张家港市、常熟市接壤。叫它为“顾山镇”,自然境内会有山脉。这座海拔仅108米高的顾山,从前被人们叫作江阴的33座半山中的一座“半山”,因为它实在不够高。但江阴顾山,却因为镇上的一座红豆村,名声大振。

红豆树,是一种常绿或落叶乔木,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极为罕见。我国的植物版图上,也仅有在岭南地区才有种植,因此红豆树也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顾山红豆村里,原先也只有一棵红豆树,这棵红豆树,对于江浙地区来说,弥足珍贵,因为它的树龄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是一棵千年红豆树。

相传,顾山的这棵红豆树,是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亲手种植。史学上关于梁朝,前后共有两个朝代,分别称之为“前梁”和“后梁”。萧统的父亲萧衍,于公元502年建立了前梁政权,定都南京。那个朝代,也就是史学上说的南朝时期。这一年的秋天,萧统被列为梁国的皇太子,只是这位皇太子命运多舛,因病早逝,连一天皇位都没登过。

关于萧统,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就是一位爱好文学的太子,他带人亲手编辑了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当时跟他一起参与编辑的文人,就聚集在江阴顾山上的香山寺内。现在人们去游览顾山镇,还能见到复建的香山寺。不过萧统对顾山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亲手种植的那棵红豆树。

顾山的这棵红豆树,千百年来充满了很多传奇故事。一说当年萧统在顾山时,遇到了心爱的姑娘,且到了今生非娶不可的地步。只是后来事不如愿,姑娘早逝,萧统太子也万念俱灰,不得已,在顾山种植了象征爱情的红豆树。

萧统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唐代诗人王维便写下了“红豆生南国”的爱情诗作,便让这爱情故事流芳百世。据说当年萧统手上有两颗红豆的种子,也就是共种下了两株红豆树,经过数百年后,顾山的两棵红豆树竟然合抱,且树干并为一体,成就了“连理枝”的梦想。

在王维之后的元代,顾山的这棵红豆树,曾一度枯槁,树叶落光,仅剩下树枝桀骜生长。四百多年后,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这棵红豆树竟奇迹般复活了。现今这棵红豆树树高达十余米,树冠遮荫周围达五十余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这棵古老的红豆树的根部,又生长出两株树苗来,成为红豆村的一景。

也就是在八十年代初时,为了更好地保护红豆树,当地围绕着这三株红豆树,建了一座红豆院。把红豆树的周边围挡起来,并有专人看管,目的是不让人们随意去采摘。人们前去红豆院参观时,并不需要购买门票,可以直接进入院子欣赏。

红豆树一般每隔三五年,会开一次花,然后到了秋季,就能长出红豆来。然而顾山的这棵红豆树,开花结果竟然毫无规律,有时十余年也不开一次花,不长一粒果。据记载,最近一次开花结果的状况,还是在2012年时,生长出来的红豆,也仅千余粒。

如今在美国植物博物馆内,就收藏着顾山红豆树的两粒红豆,上美国纽约植物园网站搜索,编号为26536和26537号的两件红豆标本,它们就来自于江阴的顾山。《中国植物大辞典》中,顾山红豆也被列为中国红豆中的12品种之一,称誉为“海内孤木”。

一千四百多年来,当初萧统亲手种植的红豆树,在后代引起了这么多故事,尤其是脍炙人口的“红豆生南国”,让多少热恋中的人们痴迷。假如你有机会去到无锡的江阴市,不妨也去顾山看望一下这棵守望了千年的红豆树。

作者简介:陆建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