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胡十六国:四分天下(八)

 思明居士 2020-08-12
书接上回……

一、慕容恪灭冉闵

冉闵消灭了他赖以起家的后赵 ,

也除掉了他所有的大臣和朋友 ,

这位四面受敌的孤家寡 人却认为天下已定 ,

带领一万多亲兵到常山 、中山一带的边境打猎游玩 ,

正好碰上了早有准备的燕国慕容恪的大军(冉闵自己找死,怨不得旁人 )。

后赵大乱的时候,早有染指中原之心的燕国也趁机向南方蚕食 ,

吞并了幽州北部,并悄悄地把国都搬迁到了蓟城(今北京西部 )。

当冉闵去常山打猎的时候,时刻准备消灭冉魏主力的慕容恪立即行动起来,

率领数万骑兵将冉闵在常山的营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冉闵的部队都是步兵,还不到一万人,

但人人都是冉闵起家时亲自训练的精锐 。

而且冉闵这个人和同事相处得不咋地 ,对士兵却十分爱护 ,将士们都愿意为他卖命。

当慕容恪的骑兵四面围杀过来时 ,冉闵下令将步兵集中到一点冲锋 ,

总是能打破慕容恪的包围 ,这样连续 接战了十几回,燕军都吃了败仗。

慕容恪吃不掉冉闵 ,心里十分焦躁 ,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 。

在激战中他发现魏军总能躲开骑兵的冲击,从他们的缝隙中逃走。

慕容恪就从部队中选出五千名优秀的骑射手 ,

用铁链把他们的战马连起来组成方阵。作为秘密武器到明天投入战场。

第二天一早 ,慕容恪将部队分为三队 ,命令左右先埋伏好 ,

并在阵前树起了一杆大旗指示目标,而冉闵则率领手下抢先向慕容恪的中军发起了进攻。

在四月的阳光照耀下,冉闵左手使一柄双刃矛(应该是双头棍那样的兵器吧 ),右手使 一杆连钩戟 ,

坐下一匹名叫朱龙 、能日行千里的血红色宝马(有些像上一章里那个左手拿七 尺大刀、右手使丈八蛇矛、骑聂骢宝马的陈安 ),带头杀向慕容恪的大旗。

魏军都被冉闵的 神勇所感染,他们呼喊着震天的“万岁”口号,奋不顾身地跟随冉闵杀了过来 。

在常胜将军冉闵的神威震慑之下 ,燕军都不敢迎战 ,四散逃命,

但却没有冉闵的马快 ,被他追上后一口 气杀死三百多人。

眼看冉闵的部队杀到了慕自己的大旗跟前 ,

站在旗杆下的慕容恪命令中军给五千连环马 让开道路,

魏军初次碰到这种奇怪的兵种 ,左冲右突都杀不过去。

这时慕容恪又下令左右伏兵一齐掩杀过来,魏军被杀得大败。

(慕容恪的连环马应该是中国最早使用连环马的记载吧。

这是后来著名的金兀术拐子马的前身,后来广泛出现在中国战场上,

比如水浒里的呼延灼 , 还有日本拍的那个《敦煌》里面的剧照。

有人说这个兵种太难操控,不大可能应用于实战 ,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这个兵种能有效防止敌人的突击 ,比较有价值。从前的战车不也是这样 子么?)

冉闵见势不妙 ,急忙杀出重围往东逃跑 。

在朱龙宝马的帮助下 ,冉闵将追兵甩了二十多 里。

正想停下来休息休息时 ,朱龙宝马却因为跑得脱力而突然死掉了。

工夫不大燕国骑兵就 追了过来,活捉了冉闵。

冉闵被押到慕容俊面前,慕容俊大声斥责道 :

“你是赵国的大将,怎么能灭掉自己的祖国自称皇帝呢? ”

硬汉子冉闵毫不示弱 ,回答道:“现在天下大乱 ,说老实话你们这些蛮夷之邦都想称帝 ,

我冉闵堂堂中原英雄,怎么不能当皇帝(这时候了说话口气还这么硬,不愧是个硬汉 )?”

慕容俊被冉闵顶得哑口无言,下令痛打冉闵三百皮鞭,然后把他押到龙城看管起来。

二、冉魏灭亡

慕容俊又下令慕容恪就地休整 ,另派慕容评率领一万骑兵杀往邺城 。

冉闵的小儿子冉智听到老爸被抓的消息后坚持闭门不出 ,

不久慕容军又率领两万部队前来增援 ,把邺城内外的交通全部断绝。

冉智压根儿就没想到老爹会打败仗,邺城里也根本没什么战时储备,

不久就发生饥荒 , 士兵没东西吃 ,就抓城里的女人杀了充饥 。

皇宫里也断粮了 ,无力奉养从前被石虎搜罗到后宫的那好几万美女。

这些宫女都被冉智放了出来 ,任凭饥饿的士兵捕食 。

可怜数万手无缚 (又 鸟)之力的如花少女,不是饿死,就是被无力保护他们的男人们吃掉,一个不剩。

很快邺城里就连女人也没的吃了,士兵们只好献城投降,

冉智也作为士兵们的礼品 ,连 同邺城的文件档案一道被送到蓟城。

自此冉魏国灭亡,历时三年。

三、慕容俊称帝

慕容俊得到冉魏的这些宫廷用具后 ,

暗示文武百官推举他称帝 ,

不久慕容俊就半推半就地当上了大燕皇帝 ,史称前燕。

他任命慕容恪为侍中 ,阳骛为尚书令 ,

并下令在龙城把冉闵 一家老小全部斩首祭祀祖宗。

东晋朝廷听说慕容俊登基的消息后,

一时还辨不清真假 ,就派遣使者前来问罪 。

慕容俊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你那皇帝,我继承了别人的衣钵,

现在也是皇帝,和你们的皇帝平级,如果贵国还想和我国友好往来的话,

下回的书信要对我使用尊称 。”

随后把东晋使者轰 了出去。

前燕独立的消息被证实后 ,

东晋朝廷都不知该咋办好。

三、殷浩北伐

曾出兵灭掉成汉的荆州刺史桓温要求担纲北伐,

但朝廷对桓温很不信任,另找了一个文人殷浩主持朝政,排挤桓温的势力 。

桓温为人心高气傲 ,本来就不服自命风流倜傥的殷浩 。

据说小时候桓温和殷浩在一块儿上学,桓温买了一个竹马,玩够了扔掉后被殷浩捡去接着玩,

由此桓温就一直看不起殷浩 , 两个人一直都在暗地里勾心斗角。

这时候羌族首领姚弋仲病死 ,临终前嘱咐儿子姚襄投靠东晋 ,被封为平北将军。

姚襄对前秦非常不满 ,上书要求先讨伐前秦。

桓温正愁找不到北伐的借口 ,准备笼络姚襄让他担任自己北伐的先锋官。

想不到殷浩也料到了桓温这一招 ,他充分利用手中的人事任免权 ,

让姚襄担任自己的亲信 、豫州刺史谢尚的副将 ,

然后一变脸 ,自任大元帅 ,想借姚襄的势力给自己争得威望,命令谢尚进攻前秦盘踞的许昌。

大臣们都拿不准文人出身的殷浩有没有指挥作战的才能 ,

大臣王羲之(就是那位大书法 家王羲之)和会稽王司马昱都上表请求暂缓本次北伐,

殷浩不听,下令姚襄抓紧出兵。

四、殷浩刺杀姚襄

姚襄刚接手新的部队 ,正在抓紧训练 ,

接到出征的命令后就以部队未训练好为由请求暂缓出兵,

这让殷浩起了疑心,以为姚襄有叛变之意。殷浩疑神疑鬼,

派遣刺客去行刺姚襄 , 并打算另外派人去接管姚襄的部队。

刺客到了姚襄的大营 ,发现姚襄的部队并没有造反的意思 ,

就去拜见姚襄把实情告诉了他。

姚襄被惊了一身冷汗,于是严加提防。

殷浩听到刺客叛变的消息后 ,干脆派遣心腹将领率领五千部队准备偷袭姚襄,

又被姚襄识破,设下伏兵将这些人全部歼灭。

殷浩恼羞成怒 , 下命令叫姚襄进京,准备害死他。

姚襄的部将权翼作为使者被派到殷浩那里打听消息,

殷浩就质问他说 :“我和姚襄都是大臣,为什么姚襄不听我的调遣? ”

权翼回答说 :“姚将军拥兵数万,不畏艰险投靠晋朝,就是想做个盛世良臣。

现在将军听信谗言,要加害于他,在下认为错在您这里,不在姚将军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