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五)保护个人信息
2020-08-12 | 阅:  转:  |  分享 
  
现实社会中,购随着技术的发展,远距离拍摄、无人机跟踪拍摄、针孔拍摄、透
视拍摄等侵犯个人隐私及个人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而监控采集设备、可穿戴设备、
应用程序采集等手段,更是广泛收集个人隐私信息及敏感信息。手机应用擅自读取用
户通讯录信息、网络信用平台滥用个人征信数据等事件也屡见不鲜。还有购房登记个
人信息后,接到了各种装修公司多达上百个骚扰电话,装修公司不仅仅有你的手机号,
甚至还有微信号;来小区卖家具的骚扰电话能精确地说出业主的姓名、楼层、户型等
信息;使用视频APP时,有些APP会获取微信好友信息并推送好友发布的视频……
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
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
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象,保护我们无处安放的隐私,给予我们更多的安全感。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6531o...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