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解体后,波罗的海三国为何始终不加入独联体?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0-08-12

作者▏恪谬

 出品▏本星君


苏联解体,上个世纪地缘政治中的一件大事。

曾拥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巨大国家,一夜之间不复存在。1991年底,11个前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格鲁吉亚也在1993年作为第12个成员国加入。

但剩下的波罗的海三国却始终没有加入,他们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波罗的海三国国旗,最右边为三国组成的“波罗的海会议”会旗

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紧密相连的这三个国家,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却没有加入这一承继苏联的区域性政治组织,甚至直接无视了独联体隐性的邀请。

这之中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波罗的海三国位置


1.三国过往——德意志、瑞典再到沙俄

▲北十字军入侵

13世纪时期,由于信仰异教或东正教,波罗的海和芬兰人受到北方十字军的入侵,并在今天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南部建立了德意志人控制的十字军国家,之后爱沙尼亚北部也被德意志骑士团买下,这片地区在历史上惯称为立窝尼亚

▲德意志骑士团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

立窝尼亚当地的十字军和教士都是德国人,且德国人大都成为当地贵族,使得德意志人在当地的的强劲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叶。直到19世纪90年代,德语都是当地的行政语言。

但南边的立陶宛人不同于北方邻居,他们顶住了北十字军的入侵,成功抵御了外敌,并成立了自己的王国——立陶宛大公国。

▲绿色部分是15世纪时立陶宛大公国的疆域(底版国界为今天世界地图国家),可以看出,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势力范围比现在大很多,涵盖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区域

而后还顺势向东扩张一直打到了黑海,一度成为欧洲最大国家,之后更是数次和波兰联合,成为欧洲强势力量之一。

16世纪沙俄入侵立窝尼亚,爆发了立窝尼亚战役,沙俄短暂地占领了立窝尼亚地区。

▲画面描绘沙俄16世纪短暂占领立窝尼亚地区期间屠杀当地人的恶行

▲1563年,入侵立陶宛城市波洛茨克的沙俄军队

但经过17世纪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斡旋与冲突,最终瑞典控制了立窝尼亚的大部分地区,剩下的一小部分被划入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波兰立陶宛的一个省。

▲瑞典一度控制现在波罗的海三国中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东部区域(图中标注的塔林为现在爱沙尼亚首都、里加为现在拉脱维亚首都)

18世纪初,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控制权,丹麦、波兰与沙俄联合向瑞典宣战,史称大北方战争。

经过二十余年的斗争,瑞典帝国落败,最终沙俄获得了波罗的海霸权,开始了对波罗的海地区近两百年的统治。


2.独立斗争——与俄迄今难消的恩怨纠葛

2005年,俄罗斯举办纪念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在受邀的五十多个国家之中,唯有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表示拒绝参加

不仅如此,波罗的海三国还联合向俄递交了一份联名信,要求俄罗斯为苏联于1940年的行为做出道歉。他们表示,俄罗斯5月9日的庆祝活动没有考虑到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痛苦经历。

是什么,让波罗的海三国对俄国有着如此深的反感,甚至公开打脸俄国?

让我们回到二十世纪初

历经俄国两百年的统治,立窝尼亚人民的民族主义不断高涨,1905年俄国革命更是使其人民逐渐树立了独立建国的思想。

一战爆发后,立陶宛找准机会,趁俄国战况不佳,国内局势动荡之时宣告独立,而拉脱维亚顺势成立临时政府,爱沙尼亚也从沙皇处取得了自治权,并且经过一系列的独立战争取得了真正的独立。

但这也仅仅只是二十年昙花一现的独立。

作为东欧与西欧势力的重要缓冲地带,波罗的海三国终究逃不开强权铁腕的强制干涉。

1939年8月,苏联为对抗西欧“祸水东引”政策,与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约定波罗的海三国为苏联控制,同年9月,苏联借“雄鹰”号潜艇事件,向爱沙尼亚政府施压,逼迫其签订互助条约,允许苏联军队进驻,随后苏联以相同方式逼迫拉脱维亚与立陶宛就范。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1940年,波罗的海三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并主动加入苏联,当时苏联领导人对此的评论是:“我们找到了一种形式,可使我们将它们纳入苏联影响的轨道,我们不要将它们苏维埃化,而要等它们自己这么做”。

▲二战期间苏联部队进入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照片

为实现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深入控制,苏联在当地实行高压政策,压迫、处决和驱逐事件屡见不鲜,为了同化占领地,苏政权将俄语立为唯一工作语言,并大量驱逐流放本地人,迁徙苏联移民至本地,直到1953年,一共有近一成的本地居民被流放或被送至劳动营,而这还不包括被处决的人数。

随着二战的愈演愈烈,纳粹德国于1941年攻占了波罗的海地区。起初,由于苏联的强权统治被推翻,当地人把德国军队当作解放者,希望德国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独立。但很快,纳粹的真实面目便让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的黄粱美梦彻底破灭。

德军并不关心当地人的利益诉求,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后便建立了总督辖区以控制,随后便是对犹太人的屠杀,据战后统计,在德占期间,超过20万波罗的海犹太人惨遭屠杀。

1944年德军撤退,在英美的默许下,苏联恢复在波罗的海三国的控制权,而后便继续推行高压同化政策,1949年3月发动了大规模驱逐当地原居民的冲浪行动,三天内共有9万人被打为人民公敌,流放到西伯利亚,而由于西伯利亚恶劣的生存条件,被流放者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没有放弃,直到1953年,共有五万人组织参与了众多游击战斗以对抗苏联统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森林兄弟他们利用乡间密林作为天然屏障和基地,不懈捍卫民族独立的希望。

▲著名的爱沙尼亚游击战士“可怕的蚂蚁”卡尔尤兰

但最终由于苏联武装力量与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介入,抵抗运动最终还是被武力镇压,运动的支持者也大多被放逐到西伯利亚。

就这样,在苏联的强权下,波罗的海三国作为苏联的一部分度过了四十年。

在这四十年里,波罗的海三国被纳入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原本与欧洲的联系也在苏联的控制下大幅减少,经济由西向转向东向。而在整个战后的长期过程中,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一直在全苏名列前茅,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远高于全苏平均水平。

工业上,波罗的海三国以全苏2.8%的劳动力和全苏3.2%的生产条件(固定资产额),却生产出全苏7.7%的电机、9.1%的金属切削机床、7%的畜产品加工机械、11%的洗衣机和23%的无线电器材。

▲波罗的海三国的土地肥沃,苏联时代其农业水平也在全苏前列,然而苏联集体农场却让这里生产效率低下(不过也比全苏平均水平高)

但是,在财政分配方面波罗的海三国与苏联其他地区却有着深厚的矛盾。

苏联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表现是:国家预算奖金收入与支出的主要部分集中在中央预算即联盟预算中,预算收支的管理方式也是为高度集中的预算体制服务的。

而全苏15个加盟共和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有先进和落后、穷和富的差别。经济发达、劳动生产率高、纯收益高的波罗的海三国上交的资金规模大,而在中央财政下拨资金的吋候所得到资金规模小。

简单说,这就是一种“削肥补瘦”的再分配方式。这种再分配方式不能不引起较为发达的波罗的海三国的愤懑和不满。

而长期以来苏联忽视商品经济,忽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在中央与各加盟共和国经济关系中存在着严重的不等价交换关系。

例如,立陶宛生产的肉类,每年大约有占总产量的一半提供给中央。而这部分肉类的调拨价格极低(尚不及市场价格的一半),从而使立陶宛肉类生产者的劳动消耗得不到充分的补偿。不仅如此,在立陶宛将商品调出之后,还经常不能及时收到贷款。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拉脱维亚农场

在1988和1989两年中,就有8亿卢布的贷款一直拖到1990年的下半年尚未支付。这一数字相当于立陶宛国家预算收入总额的20%之巨。

这些情况表明,苏联中央在与波罗的海三国关系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使波罗的海三国长期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削弱了他们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至此,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统治彻底失去民心。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开启了东欧剧变的序幕。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波罗的海三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和平抗议的方式,在街头歌唱爱国主义歌曲,要求披露苏德条约的秘密协定,史称“歌唱革命”,而在歌唱革命的进程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波罗的海之路”示威事件。

▲波罗的海之路,也就是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手拉手组成人墙的一次活动

1989年8月23日,为唤起世界对于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以苏德条约而不法侵占遭遇的关注,波罗的海三国约200万人手牵手,组成了一条长达675公里的人链,南北贯穿了三国疆域。

▲波罗的海之路人链路线

此次和平示威事件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收效甚广,苏联当局激烈回应,谴责波罗的海三国行为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行为。

但迫于国际上对苏德条约(当年苏联和纳粹德国把波罗的海三国主权私相授受)的普遍谴责舆论压力,同年12月,苏联最高层通过了一项对于苏德条约的谴责议案,作出了一定的让步。

在波罗的海之路抗议运动之后,三国开始进行进一步的促进独立行动,在1989和1990两年之中,波罗的海三国分别先后采取了宣布本国资源属国有,宣布事实上独立等措施。

▲波罗的海之路纪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由于之后苏联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修补苏联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三国的动作幅度越来越大,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通过恢复国家独立的法案,成为首个宣布从苏联独立的加盟共和国,正式开始了苏联解体的第一步。

1990年6月戈尔巴乔夫会见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意图缓和局势,但收效甚微,1990年8月后,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接连宣告恢复独立,同年9月苏联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并着手撤军。

自此,经过半个世纪的漫漫长路,波罗的海三国人民最终摆脱了俄国的阴影,获得了民族独立。

波罗的海三国对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十分深刻,苏联的强权铁腕与同化政策使得三国人民有着强烈的反俄入欧倾向。波罗的海三国在2004年分别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可以说是彻底与老冤家俄国划清了界限,更别提当年由俄罗斯牵头建立的独联体了。

▲这是申根区地图,波罗的海三国如今既是申根区国家,又是欧元区国家,比一些西欧国家还西欧化一些,说明其全面倒向西欧的基本态势


3.独联体——浸微浸消名存实亡



▲独联体旗帜

独联体,全称独立国家联合体作为后苏联时代地缘政治的过渡体,其作为一个行政构架及运行模式类似于英联邦的区域性政治组织,侧重于政治和军事之间的合作。

独联体的建立是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最大前加盟共和国牵头建立,但实际上,独联体的建立包含着俄罗斯巨大的控制意图,试图保持后苏联时代的势力范围,但苏联作为一个紧密的政治结合体,都已不复存在,独联体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

▲2008年独联体会议

作为后苏联时代的过渡体,由于俄罗斯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和地缘政治环境的恶化,内部成员国离心倾向严重,关系紧张甚至相互对立。

2005年,土库曼斯坦宣布永久中立,退出独联体;2008年,格鲁吉亚因俄罗斯侵略退出,2018年乌克兰也同样退出;还剩下的9个国家中,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仍有领土纷争。

而独联体的经济合作改革更是收效甚微,虽然改革的声音一直有所发出,但一个缺少实际参与的组织,又能掀起多大浪花?而如今俄罗斯着力打造欧亚经济联盟,已表示出明显的缩小核心势力范围的意思。

种种迹象都在诉说着一个事实:独联体已经名存实亡。

一个没有实际经济合作职能的组织对于波罗的海三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更是毫无益处,三国在苏联时期发展状况便一直处众加盟共和国前列,有着波罗的海航运区位优势,独立后发展前景广阔,更没有理由与过去的仇家在一个舞台上唱歌了。

总而言之,民族反感情绪与独联体的衰微,是三国与独联体绝缘的两大主要原因。

▲三国共同举办会议

如今三国已经加入了欧元区与申根区,经济发展一路稳中向好,属于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高收入地区,迈入发达国家的门槛,经历过半个世纪的磨难,三国携手并进,共同以独立的民族身份在国际上享受着新生。

▲2020年疫情发生后,参加欧盟委员会的波罗的海三国领导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