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腰定痛汤为主治疗腰椎滑脱症/外敷方

 太平时光 2020-08-12

一、内服方

中医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型

多见于青 、壮年,伤后突发腰骶部疼痛或腰腿痛呈持续性,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腰棘突旁明显压痛。舌质痰红或暗紫,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细涩。

2.风寒湿痹型

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劳损及受风寒湿的病史,症状与天气变化有关。腰腿酸痛有走窜感,下肢麻木重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3.肝肾亏损型

多见于年老体弱,病痛缠绵日久者,全身乏力,腰膝酸软,伸屈不利,肢体有凉感,喜按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黄芪30g、当归20g、川芎10g、丹参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杜仲15g、狗脊15g、牛膝15g、土鳖虫10g、地龙15g、萆薢15g、细辛3g

 气滞血瘀型加大黄10g(后下,用至轻泻即止)、香附10g、三七粉3g(末吞);                           风痹加威灵仙15g、五加皮15g、独活15g;                                                                          寒痹加肉桂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                                                                            湿痹加白术15g、薏苡仁15g、车前子15g;                                                                          肝肾亏损型 偏阳虚加骨碎补15g、续断15g、淫羊藿15g; 偏阴虛加龟板15g、鳖甲15g、桑寄生20g; 病程缠绵日久,疼痛较剧且有麻木者加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

早晚分服,10剂为一疗程。

本症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是本,外伤及风寒湿邪入侵所致的气滞血瘀,经络痹阻为标。故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扶正培本为主; 兼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治其标。方中黄芪、当归补气益血; 杜仲、狗脊、牛膝补肝肾,壮筋骨; 当归、川芎、丹参、乳香、没药、土鳖虫、地龙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止痛; 川芎、萆薢、细辛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纵观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切合病机,疗效确切。

二、外敷方

腰椎滑脱俗称腰椎错位,分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真性滑脱是因腰椎弓崩裂所致,多需手术治疗;假性滑脱系因腰椎退变老化,椎旁韧带、椎间盘纤维环及关节囊松弛,腰椎稳定性降低,在外伤或劳累时椎间过度活动后,不能自行复位所形成的椎体间错位,导致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属退行性腰椎滑脱。此情况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可采用中药为主的保守治疗。
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是脊柱疾患的发病基础,而椎体滑脱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椎体移位。椎体移位会继发关节突关节面错位,改变了关节突、关节面及椎间韧带的张力,促使腰椎进一步退变。多数患者除腰椎错位外,在其滑脱间隙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或椎体移位继发椎后小关节错位,使相应的椎间孔及椎管管径变小,减少了椎管和椎间孔的有效容积,使神经、血管受到挤压,而出现淤血、水肿、功能障碍及腰腿痛症状。
目前腰椎滑脱多采用手法复位和椎位融合等手术治疗,但前者会再脱位,后者创伤大。

传统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腰部受损,肾气乃虚而血脉淤阻,经脉不通,不通则痛,产生腰腿痛症状。治以活血行气,通络止痛,补肾壮腰为主。

药用当归、黄芪各180克,川芎、牛膝各150克,杜仲、红花、续断、寄生、狗脊各120克,苍术、五灵脂、延胡索各90克,乳香、没药、大黄、肉桂各60克等。上药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用热水按4比6的比例调成糊状,将药糊敷于患处及周围,绷带包扎固定。药干后取下,隔日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后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减轻能耐受后,应带腰围做腰背肌锻炼。睡眠时可在腰椎滑脱处垫一个50毫米厚的棉枕,病程短者垫枕1~2周,病程长者垫4~6周,以利患椎复位、突出椎间盘的还纳,促进椎体内处平衡,保持椎体的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