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两篇《上学第一天的记忆》外三首 于公谨

 作家文坛 2020-08-12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1.散文《上学第一天的记忆》于公谨

  

  很多记忆,就像是水渍,流过干净的尘土,就开始变得模糊;或者是被太阳照射,没有任何的颠簸,迅速干涸,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记,也没有什么迷离;或者,这就是人生,仅仅只是一个旅程,如一艘船,碰撞了山岩,就迅速沉默,留下了寂寞,没有任何的波澜,就开始了永远的睡眠。有的记忆,就像是足迹,并没有可能会耽搁很长时间,就像是海边的浅滩,留下了一个个脚印,也是岁月的吻;当海水涌动的时候,这些足迹就会如白云悠悠,可以清晰地回头,看到的还是一无所有。这就是岁月的变迁,也是岁月的容颜,在不断变幻,在不断落下了日子里面的绵延,还有旋转。

  有的记忆,并不是刻意,只是不经意,可能是走过,可能是失落,也可能是诱惑;或者,根本就不是什么得意或者是失意,却会在思绪里面屹立;无论走了多长时间,无论航行了多少多长时间,无论是经历了多少艰难,无论是感受了多少岁月的磨难;只是不经意地回头看看,那些记忆还是停留在远山,又好像是很近的山;可以看得很清晰,可以看到曾经的寻寻觅觅,还有那些惨惨戚戚;不尽的缠绵,在记忆里面,留下锻炼。这是难忘,让回忆的时光,在缓缓地流淌。

  有些记忆,并不是执意,却可以看到那些抹不去的足迹。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却也知道上学,会展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即使是走过了路,有着数不尽的踌躇;即使是走过的桥,任凭那些岁月的萦绕,磨去着我的心底的自豪;而我还是从来就没有忘记,上学第一天的经历。很多事情,就像是人生的旅行,经历的风景,看多了,或者还是时间久了,就会不断忘却,或者是被风雨的凛冽,不断侵蚀,或者是被日子不断吞噬,最后变得支离破碎,或者是如水,远远滚去,没有留下任何的片言只语。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一个人的梦,在不断落下朦胧,只是那些清楚,还是会继续着脚下的路。

  上学第一天,没有父母的陪伴,是随着大一点的孩子,并没有和他们保持着一段距离,而是在他们身边,随着他们向前。到了学校,就算是送到。和很多孩子玩在一起,并没有介意,或者是戒备,或者是觉得美,只是觉得读书的魅,好奇,还有几分惊异。并没有放在心里,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即使是失落,也会很快忘记,而玩而是第一。并没有玩多久,就过来几个女老师开始要求,把我们集中在一起,开始报上自己的名字。

  我当时并不喜欢我的名字,而是喜欢另外一个名字。所以,当老师问起我的名字,我说我叫做“于青云”,老师的脸上先是露出了一个疑问,然后笑了,可能是觉得我名字给她带了欢乐。这个老师是谁,她的人像可能早就破碎。我只是记住了这件事情,还有她当时的神情。有一个女老师嫁给邻村,她的男人,是放映电影的人;后来因为超生,就被开除待在家中。当然,当时是因为条件的限制,很多人都是临时聘用的教师,都是民办教师,而不是现在的老师。

  随即,开始分班级。总共是两个班,一个女老师带一个班。接着,是放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自觉,撒开脚丫,各自回家,并没有什么拖沓,就像是放羊,没有任何的秩序可讲。这是开学第一天,我们一年级的上课时间;而二年级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他们在课堂里面继续。虽然我们当时只是八岁九岁的年纪,而家与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四五里。没有看着我们,我们只是一个人,走着回家,或者是玩玩乐乐地回家。

    

 2. 随笔《写作古诗词》于公谨

  

  昨天晚上,一个朋友评论着我写得诗词。这是我的荣幸,无论是好是坏,最起码这个人看了,而且是很认真,并不是一掠而过。很多人都是看了我写的诗词,却不会说什么,这已经让我很高兴了。而这个人说,我写得诗词里面,并没有难的字词,只是普通的字,组合起来,就有些意义,很让他感觉到意外,要让他高兴。

  接着,这个朋友说,诗词的平仄不应该过于追求。我并没有说什么,可能是我想要装好人。说实话,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说,觉得诗词应该讲究一些平仄,而不是过于苛求。毕竟诗词的韵律,还有节奏,都是充满了美感。如果没有节奏的美感,就不可能会成为诗词,也不可能会是我们文化的瑰宝,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容置辩的。

  问题是,过于苛求平仄,就会让诗词失去了很多的味道,或者说是造成意境的差距。比如说,“壮怀激烈”和“胸怀激烈”,只是“胸”与“壮”的不同,就会让诗词意境差距很大。仅仅只是一个字而已。从这一点上说,汉字的奇妙,让我们很多人都有些意外,也有些无奈。如果是说,诗词并没有什么难度,那还是诗词吗?

  所以,作诗词的人,很多时候都“推敲”不断。否则,是不可能会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如果没有难度,就像是说话一样容易,怎么可能会成为文化的瑰宝?很显然,这是可不能的。只能是慢慢地研究,慢慢地写,应该是仔细地进行雕琢。问题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这样做,总是想要当做快餐,吃下去就可以了。问题是,吃下去了,消化了么?知道味道么?只是囫囵吞枣?还是不知所谓?还是在不断应付?很容易就出现作品应付。

  不知道别人的看法,也不曾问过别人的,只是不要写着生字,偏僻的字,这是很重要的。通俗易懂,否则就没有多少人会喜欢看的。就像是开篇说的,那个朋友就说过,很多人写诗词,就是用一些不认识的字,写上去。很多人就不愿意看了,这是因为这些字的“另类”。写诗词,不是彰显自己认识字的多少,也不是显示自己多有学问。

  不可能说诗词和学问没有关系,可是,不是让人展示着生僻字的地方。浅显易懂,或者是朗朗上口,就是很好的文字;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是天赋的问题。有些人写诗词,就是爱好,或者说是喜好;而不是下功夫琢磨。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些诗词,就不说是谁写的,也不想要描述出来,这样对很多人都不好;问题是,打油诗都赶不上,怎么可以弄出来?没有意境,没有价值,只是胡扯。难道自己就不觉得这是丑陋的表现吗?这是很能理解的,也感觉这些人在糟蹋着古诗词,却没有办法制止,也只能是听之任之,踢这些人脸红而已。

  这是文化乱象?还是什么?我不知道。只是觉得,很多人不如弯下腰来,认认真真地学习写作古诗词,认认真真地看看古诗词,而不是这样轻易地写着古诗词。即使没有天赋,一直努力下去,也会有所进步的,这是肯定的。

  

  

  1.五言诗  春愁(平水韵)

  文/于公谨

  

  细雨东风倦,桃花似蝶游。

  抬头留岁月,对酒问春愁。

  

  

  2.临江仙雪后(词林正韵)

  文/于公谨

  

  雪后长山天纵马,

  寒风舞动云烟。

  冰封直上九重天。

  见星辰万里,

  月色现阑珊。

  

  倦卧床中思眷恋,

  不知心境牵连。

  柔情万种尽缠绵。

  抚梅花处处,

  好梦五更残。

  

  

  3.采桑子缠绵(词林正韵)

  文/于公谨

  

  花开万里春光好,

  落在心头,

  数尽温柔,

  月柳含烟尽日悠。

  

  东风漫卷波澜起,

  几处忧愁。

  碧水东流,

多少缠绵似海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