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芦苇》 筑阳 泥瓦匠

 作家文坛 2020-08-12

散文

       和季节相约,莫过于芦苇。从春到夏,尤其是秋天,霜风染白了芦苇的头发,醺风红霞中,那芦苇随风摇曳,此刻走近曼舞的芦苇,徜徉其中,仿佛置身在浪花中,陶然游荡其乐融融。当银色的浪漫贴着脸颊,云氤弥漫风情袅袅,你会感觉似雾的朦胧惬意缠绵,丝丝淡淡直抵人的心尖。世间烦忧倾刻忘的一干二净。

  忽然想起唐代才子司空曙的《江村即事》“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原来古人在芦苇丛中竟也如此浪漫情趣盎然。

  芦苇在我们家乡谷城有一个特土(叫错了)的名字“芭茅”。家乡南河入汉江的大遍滩涂地上,长满了芦苇,春夏之际便没过人头,站在大堤上放眼望去,一条宽宽的大河,硬遮掩成了一条小溪。

  芦苇泼实,石堆里、沼泽中都能生长。每当汛期时,洪水卷着泥沙,一次次肆虐狂卷,芦苇却坚如磐石,洪水退后,抖抖身上的泥土依然迎风而立。

  芦苇的梃子结实,每到成熟,洲上的人们便用它来编织芦席,用以晾晒干菜、棉花,或用芦席把个房子周边一围,再抹上泥巴,“砌”成一道墙遮挡风雨。芦苇梃子耐腐虫不蛀,精细的洲上人还把它编成水缸盖锅盖等居家适用品。

  不知从何时起,芦苇在“战天斗地、改天换地”口号声中从人们的视野里渐渐消失了。只有靠近河心乱石滩上孤零零的几蔸芦苇,在风雨中数说着昔日的繁茂。

  当,时代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声呼唤,唤醒了愚昧的人们,摇醒了糟践的河滩。天蓝了,环境美了,郁郁葱葱的芦苇和野兔野鸭大雁水鸟重又在我们周边出现。

  远处飘来那首“野子”的歌。“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

  难怪人们在芦苇丛中那么陶醉,盛世家园真美啊!

  我爱芦苇不妖不蔓

  我爱芦苇风雨如磐

  我爱芦苇淳朴自然

  我爱芦苇随遇而安

  写于2018.12.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