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里讲:“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古诗有云: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 虽说人人都有一张嘴,但未必人人都会说话。 不会说话的人,张口就会得罪别人,甚至连累自己,懂得说话的艺术才是真正的智者。 人生本就是一场无声的修行,眼睛学做事,嘴巴学做人。 无论说什么,都要三思后再说。 这三句话最伤人,永远不要说。 01 逆境时别说怨言 古语说:“刀疮易去,恶语难消。” 刀伤可以被时间治愈,可是言语的伤害却往往被时间越描越黑。 身处逆境,最忌逢人就抱怨,负能量也会传染,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压力,甚至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南北朝时,贺若敦为北周的大将,自视甚高,不甘心居于同僚们之下,看到别人做了大将军,唯独自己没有被晋升,为此他大为不满,大发怨言。 晋公宇文护听后十分震怒,迫使他自杀。 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因为这舌头把命都丢了,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 说完,他拿起锥子,刺破了儿子的舌头,想让他记住这个教训。 后来贺若弼做了隋朝的右领军大将军,他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自认为当个宰相也是应该的。 由于贺若弼怨言不断,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纷纷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庭不满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 尽管最终隋文帝一念仁慈,免了他杀身之祸,但他的官职也被全部撤消了。 古人说:“不怨天,不尤人”。 抱怨是一种负面情绪,它能让人褪去对生活的热情,也能影响到人的心情。 没有人喜欢一个整天抱怨的人,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上面,不如想办法去改变! 02 得意时不说狂语 一个人不管取得多好的成绩,不管获得多大的成功,都不要狂妄自大。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隐藏,绝不会四处炫耀,事事张扬。低调方能走得更远,狂妄迟早会被打败! 汉朝大将韩信堪称天才级别的统帅,一生几无败绩,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被后人奉为兵仙和战神。 他看不起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主公刘邦。 有一次,刘邦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 刘邦似乎不高兴,接着又问:“那你呢?” 韩信轻蔑一笑,说:“对我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自此刘邦对韩信动了杀心。 还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口中称臣,韩信竟自嘲说,“我现在竟也与樊哙这等人为伍了。” 其实樊哙不仅是陪伴刘邦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刘邦的妹夫,韩信看不起樊哙也就等于轻视了刘邦。 所以,等待韩信的只能是悲惨的结局。吕后与萧何谋划,将韩信诱来捕杀,夷三族。刘邦虽没有亲自动手,但也是默许了的。 一个人的成绩,不过是他的过去,再辉煌,也代表不了明天的命运。 人生在世,炫耀和显摆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只会让身边的人,与你越来越远。 做人,无需炫耀。灾祸全由嘴引来,谦虚,才能走得更远。 03 和家人不说狠话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不过是旅途中的过客。 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是我们的家人,但有时候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却还比不上路上的陌生人。 家人有了过错,不要发火,不要一味指责,要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消融一样,这样才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狠话,是最伤人的毒药 人在愤怒之中,最容易说出伤人的话, 也许是有口无心,也许是图个痛快,但是话从口出,覆水难收, 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气话让人心寒,待到平静下来,才明白, 很多遗憾因为气话产生,很多感情因为气话中断! 嘴,是家庭的风水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前提是不要有太多的打击。 对于亲人来说:你的无心之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对于孩子来说:责骂不能带来成长,只能带来伤痕。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经常被打击的孩子没有自信,他们敏感自卑,而经常被表扬的孩子,会在家长的激励下,一点点成长。 《弟子规》:“言语忍,忿自泯。” 嘴是存钱罐,嘴若富贵,福气便来了。口吐芬芳之人,一生顺遂。 ▽ 言语的力量,真的不可小觑。 有时候,你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像是把手放在站在悬崖边上的人。 你可以拉一把,也可以推一把。 人活一辈子,有些话,最好永远不要说出口。 一号书院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