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以回避的年龄焦虑:“男人不会老,会老的永远只有女人”

 昵称535749 2020-08-12

今天的标题气人不?气人就对了!

最近经常在微博上看到这样的感慨:

“感觉自己心理一直停留在二十岁,结果一下就奔三了。”

冯小刚曾说,“最他妈讨厌五十岁就说人年过半百”。

事实上,无论是觉得自己能“永远”二十岁,还是抗拒奔向大龄的现实,说到底还是年龄焦虑惹的祸。

只不过男性在五十岁之前都享受着红利期,而社会时钟对女性,远没有这么友好。

但焦虑是一样的。

难以回避的年龄焦虑

《乘风破浪的姐姐》算是一针鸡血,它展示的中年女性“漂亮,事业有成,敢说敢做”,可以相当程度减少女孩们对奔三的恐惧。

你看,钟丽缇五十岁还在穿裸色紧身衣,伊能静五十二岁还在跳女团舞,你想年轻漂亮六十岁也挡不住你。

大家羡慕这种状态,不过是自己渴望而尚未达到。

事实上年龄焦虑几乎隐藏在每一个人心里,不论是刚进入婚姻的普通女性还是即将奔四的女明星。

一个婚姻安定家庭幸福的女人,会因为看得见未来十年循规蹈矩的生活感到惆怅。

热度不减颜值在线的女明星,也会因为腿部肌肉松弛感到苦恼。

(秦岚在《女人30+》中接受采访)

包括领英之前推出的职业咨询栏目,提问中都有鲜明的“三十岁”标签:

“没背景,没特长,没梦想,差不多过三十又不想结婚,以后该何去何从?”

“在现在的工作工作了十二年,自己也已经到了三十大几的高龄,想转行还来得及吗?”

所有问题前面加上一个年龄形容词,瞬间就变得更加紧迫。

没有人规定三十岁不能单身、不能租房住、不能没买车、不能没晋升到管理层,但是这些标准线好像在每个人心里都印下一道坎:没达到这些条件就晚了,以后就走下坡路了。

女孩们抗拒的是数字吗?不,是年龄背后的社会时钟。

社会时钟下的中年女性

“社会时钟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从结婚的时间到女性职业进程。”我从百度上搜到这个词条时,“女性”二字显得尤为刺眼。

根据我身边和社会上的女性经历,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大概有这样不成文的要求:

20-25岁: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25-30岁:结婚,升职至企业中层,考虑生娃。

30-35岁:有房有娃,人生赢家。

35-40岁:资深职场人,孩子成绩优秀。

40-50岁: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帮孩子相亲,照顾孙辈。

50岁以后:开始养老。

在很多人眼中,中年女性画像=外貌失去吸引力+家庭服务+职场停滞。

12岁的女孩向往18岁的成熟独立,18岁向往25岁经济自由,25岁向往30岁的什么?被指点大龄未婚的尴尬处境,还是生育和职场的两难选择?

这种社会环境造成的焦虑情绪,一个《乘风破浪的姐姐》远远缓解不了。

姐姐们想要维持年轻的外貌,可以定期做热玛吉打肉毒杆菌,想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工作,可以请保姆做家务照顾孩子,相对轻松的生活背后是稳定的收入支持。

即使生活上有充裕的物质保证,“如何维持家庭和生活平衡”也是娱乐圈女星厌烦而回避不了的话题。

而连姚晨和马伊琍都在微博上呼吁“请给中年女演员合适的角色”,可见女性在职业发展上遇到的年龄瓶颈,任何行业都逃不开。

社会要求女性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这些事情又伴随着家庭压力、性别歧视,让她们背负比男性更明确而沉重的期望。

所以女性该如何挣脱社会时钟的限制?

得靠普通人。

拨动时钟的人们

有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孩留言,在互联网企业做市场营销,每天都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身心俱疲。

29岁,单身六年,被家人安排无数次相亲,却始终在“追求爱情不将就”和“怕被婚恋市场剩下”的心态间反复横跳。

直到遇到一位44岁的女士,也就是她后来的硕士导师。这位44岁的姐姐说,她40岁才结婚,当时大家都以为她不会结婚了。

而现在结婚四年,很甜蜜,开始陆续受到朋友的离婚通知。

陈铭在谈到社会时钟时说,“社会时钟是谁定的?谁能决定时钟走速如何?还是我们。”

在特定年龄段不遵循社会期望的这群人,正是拨动时钟的人们,他们活出了人生选择的“多样性”,也让后面的人有做不同选择的勇气。

我家里长辈观念都很保守,可是我表姐36岁,至今未婚。我跟我爸说,有这样一个姐姐,我的压力真的小很多。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受传统社会期望的限制,你会发现做一个不同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这也就是“多样性”的意义所在,它意味着对与众不同的包容。

虽然无法复制《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生活,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中年女性的更多可能性。

有31岁张含韵的甜美可爱,就有38岁万茜的清冷飒爽,有35岁许飞的细腻浪漫,就有48岁宁静的女王气场。

我也在网上看到过“不遵守社会时钟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有人25岁重新申请国外本科,有人29岁丧偶考研,有人38岁未婚独居,有人42岁职业转型,有人50岁领养孩子再创业。

其中我对一位五十多岁的户外老咖印象尤其深刻。

很多人退休后的生活,无外乎逛公园、打麻将、带孙子,但他因为摄影和自驾的爱好,开始和户外俱乐部合作开发线路,并且亲自带队。

了解了路线、成本、运营方式后,他在54岁注册公司开始创业。

世界不会淘汰谁,只是循规蹈矩的人们没有找到突破口。只要有勇气突破年龄的限制,人生的时钟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跨文化中的自由

代际传递是一个纵向的过程,而横向是另一种寻找多样性的视角。比如中年女性在不同环境中受到的限制也不同。

比如在小镇,不带孙子的婆婆很有可能受到非议,而在城市这种舆论压力就小得多。

在三线城市“男主外,女主内”是约定俗成的家庭分工。

而在大城市类似的传统观念正在瓦解;农村女孩可能刚满18岁就相亲结婚,而在大城市冻精冻卵、晚婚晚育大有人在。

这方面国别的差异更明显。大学去加拿大交换时遇到一位助教,法国人,今年35岁。

他做过HR,在亚洲旅居了一年半,现在在麦吉尔大学读硕士兼任助教。目前和女友同居,他们没有结婚和生育的打算。

在法国,非婚同居被载入民法典,双方既不存在“忠实义务”,也不承担“约定财产制”。

而在整个欧洲,晚婚晚育和丁克家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在美国,美国未婚同居人数从1996年的近600万增加到2018年的1910万。

世界上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给了人们更多自由选择的勇气。

生活在社会时钟之下的人被它压制,生活在时钟之上的人拨动指针。

写在最后

我自己尚未进入中年,但我经常想像自己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在产生年龄焦虑以前,我坚信自己不会像家庭中上一辈女性一样,十年如一日做着一份没有创造性的工作,为了做家务和带孩子牺牲自己的个性和社会联系。

但是82年生的金智英也曾这么想,却无可避免地过上了同样的生活。

于是我观察其他人,发现中年女性不乏成功者。在年龄上更长的时间跨度,同样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像戚薇在《女人30+》中提到的,“在时间的较量中,分一点给你可能赢的部分,放松一点给势必会输的部分。”

60岁可以是老去,也可以是未来。

参考资料:

https://v.qq.com/x/cover/4evrht1uckdatu2.html?ptag=10526

https://mp.weixin.qq.com/s/SFlUtbUog6RIkfICkWMHNg

http://tv.cctv.com/2012/12/15/VIDA1355569033412275.shtml

https:///ep27434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636231256016618&wfr=spider&for=pc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19/22/39194308_862063276.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