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这古诗借物抒情,抒发愁思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20-08-13

不少热爱大自然景物的诗人尤其是田园派诗人,曾经写过咏风咏雨咏湖咏山的咏物诗。很少有诗人咏芭蕉。画竹五十多年的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即郑板桥,在诗书画领域才能都非常出众,他写过一首与芭蕉有关的咏物诗《咏芭蕉》。接下来请细品《咏芭蕉》原诗。

咏芭蕉

郑燮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诗翔翻译

芭蕉树每朵翠绿的叶子都卷曲着,像极了思念的姿态。芭蕉树那么多叶子都卷曲成思念的状态,这是多情的表现。一朵卷曲的芭蕉叶才舒展开来不久,另一朵芭蕉叶又生长出来、呈现卷曲思念态。芭蕉作为自然景物,本来是无情物,之所以多情,之所以有深邃的情感,是因为郑板桥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赋予给芭蕉,化无情物为有情物。

芭蕉树一叶舒展一叶又生的动态相思之情好似无穷尽,它自己如此多情相思倒也罢了,它在风雨中会响起无限愁思的声音。这依旧是郑板桥借它物抒己情,始终是他自己在多情相思怨。

诗妙赏析

一、化无情物芭蕉为有情物相思。芭蕉树是一类不难见到的植物,谁若是想看看芭蕉树可以网上搜索芭蕉图片或者芭蕉视频,这样有助对它产生更具体深刻的印象。这植物本来毫无情感,在郑板桥《咏芭蕉》里却情感丰富、内心世界饱含。这直接把芭蕉当人描写,芭蕉被拟人化,无情物拟人化成有情物。

二、“叶”字多次重复。一眼就可以看出《咏芭蕉》全诗一共出现四次“叶”,而且集中在前两句,首句二句各出现两次。诗人如此高频率地使用同一个字“叶”有什么特殊用意?我猜测,“叶”在这诗里被当做多情相思的载体,它多次出现是为了突出相思之浓、时常相思。对此,你怎样看?

三、“多情”、“相思”和“怨”这三个情感词汇很直白地展露出诗人郑板桥的情感。他为什么如此多情相思怨?诗中的“风雨”二字凝练地反映出郑板桥人生遭遇挫折多磨,遭受了不少现实的摧残。

诗品后感

《咏芭蕉》既是咏物诗,更是抒情诗,流露出郑板桥的心声,他多情相思怨。他怨,是因为他不坚强吗?

有时候,人之所以负能量多怨,不是因为他不够坚强,实在是经受的内心折磨过多,不得不倾泻出来。对此,我们应该多体谅他人的不易,如果可以,给予一些温暖的关怀。温暖的人情足可助他人化解负能量。予人关怀便是予己关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