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诱友非礼民女夺其财产”案:设局让朋友犯罪,好谋夺他家产

 脑洞趣味历史 2020-08-13

明朝时期,浙江绍兴曾发生过一起发人深省的“诱友非礼民女夺其财产”案。这起案子本身并不复杂,但它的“前因后果”却相当有意思。

讲述案情之前,咱们先来介绍一下相关涉案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

一、案件相关人物+背景简介

案情相关人员:马自鸣、马应、农妇、农妇婆婆、农妇邻居

农妇便是案件中,被马应非礼的主角,她的丈夫是为马应工作的佃农,两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关联。而马自鸣,是马应的族兄,马自鸣和马应两兄弟一个是奸猾小人,一个是轻浮愚昧的公子哥。

马自鸣和马应都出自同一宗族,只是两家的长辈关系并不好,这也导致两家的后辈关系相当紧张。不过,由于马应家里远比马自鸣家富有得多,马自鸣在长大后便动起了歪脑筋——他打算用假装交好马应的方式,来夺取马应家的财产

【仅供参考~】

马自鸣为了达到交好马应的目的,便从马应爱喝酒的习惯入手,投其所好,经常带着朋友约上马应一起出去喝酒聊天。马应一看这人和自己兴趣相投,次数多了,他也不顾两家长辈的恩怨,毅然将马自鸣当作了自己最好的兄弟。

平日里,因为看不惯马应懒散的模样,他的亲哥便时常严厉训斥他,这也导致马应和自己的亲哥关系很紧张。

马应一和哥哥闹矛盾了,便约马自鸣一起出来喝酒聊天,讨论哥哥的不是,马自鸣在一旁应着马应的话,假意劝阻,实际上却在陪着马应诋毁他的亲哥,来激化马应和亲哥的关系。

年轻的马应,心智本来就未成熟,恰好他又处于叛逆期,更加分不清家人的严厉和狐朋狗友的谄媚之言,哪个更有利于自己了。

一句话:马应在马自鸣的挑拨下,和自己的家人闹翻了,他决心搬出去自己经营一部分产业

而这,恰恰是马自鸣所图谋的东西,眼看马应落入了自己的圈套,马自鸣得意洋洋,他转眼就开始准备阴谋的第二部分——让马应犯罪

【仅供参考】

二、马自鸣设计让马应非礼农妇,犯下罪行,再伺机谋夺其财产

马自鸣和马应这样的纨绔子弟待久了,对他的习性摸得也差不多了,他这出谋夺马应财产的戏也到了收尾阶段。

有一次,他在收债时,发现对方家里的妇人年轻貌美,马自鸣觉得这就是自己的机会啊,天赐良机!

于是乎,回到马应家中,他便在马应面前夸耀起今天自己见到的妇人有多么迷人:“我今往某家取债,其媳妇生甚美貌,女流中西施也。我以目挑之,俯首而过。其屋只一楹,数往来于前。我神魂飘荡,不能自禁。又以笑语挑之,此妇亦笑脸回答,似亦可图。只怕其夫姑有碍,未敢施为。至今挂恋在心,寐思服。”(《杜骗新书》)

马自鸣的话里,将妇人形容得貌比西施,并且性格开放,两人刚见面,他用言语试探时,妇人就笑着回答,可见事有可为。

只是,唯一担心的是妇人丈夫、家人知晓打他,才不敢和妇人发生些什么。如今,见不到妇人了,他是时刻挂念,白天夜里都在想。

马应听了马自鸣的话,心里也好奇起来,究竟是何许人能惹得自己兄弟如此挂怀?

少年心性犯了,马应拍着胸脯说这一块我说了算,你别怕:“此家是我甲首,又系佃户,图亦何难?我必先取之。”

马自鸣见马应上钩,又激他:“如果你能够得到这个妇人,我就真正佩服你!到时,我请你喝酒庆祝。”

马应大笑:“你且看好,她的丈夫算什么,未闻佃客敢殴主人者。”

第二天,马应便借着收钱的名义去到妇人家中查看,他一瞧这妇人果然美貌无比,邪念顿生。

于是,马应便让妇人的婆婆出门找些菜来做午饭,好招待自己。

婆婆才出门,马应便抱着妇人进了房间,此时妇人还在犹豫是否从了马应的愿,她便看到隔壁妇人在偷窥,妇人吓了一跳,当即推开马应,告诉他:“某姆在隔壁窥见,你勿为此。”

马应现在满心都是欲望,哪里肯干?他只当是妇人的推托之词。

两人缠绵很久,邻妇和归来的婆婆抓了个正着,婆婆大怒就要打两人。

妇人大喊:“主人如此野意。”

村民看着热闹聚拢过来,他们瞧见马应竟然非礼农妇,便合力把马应送到了衙门里去。

强奸在明朝是死罪,马应当然不敢认,他拿出农妇家的欠条,只说自己去对方家收钱,还想反告对方殴打自己这位里长。

县官和马家关系密切,当然知道这种罪是什么后果,马应的父亲也提前打点过,他自然是向着马应。

但这件事妇人婆婆、妇人、妇人邻里,以及一群看热闹的乡邻都看见了,他判得太轻,恐会引发民愤,太重,便收不到好处。

两相思量,县官折了个中,判了个不痛不痒的刑罚:因审作强奸,应拟死罪。后投分上,改作戏奸未就

这个判决对马应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顶多是让他失去了一些财产,言下之意是让对方不要在外面闯荡,回家做你的富二代吧。

马应没有意见,性命能够保住,就是大好事了,些许钱财对他又算得了什么?

而收购马应产业的,正是他的好兄弟——诱使这一切事件发生的马自鸣。

马自鸣还假惺惺责备他:“我当初叫你勿为,你不听吾言,以至于此。”

落到这个地步,马应也不再天真,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是被马应坑了,他说道:“你口虽叫我勿为,先已造桥,送我在桥中去矣,难回步也。今欲怪你,又怪不得。孟子谓‘非之无可举,刺之无可刺’,正你这样人也。”

两位酒肉朋友此刻也彻底撕破脸了,马自鸣得到马应的财产后,也再没有找过马应。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