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治才】老王的安排

 西岳文化 2020-08-13

作者:杜治才       

老王的安排


不知什么时候起,“安排”成了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一句给你安排,透出发话者多少意气风发,也暗藏多少霸气豪迈。老王很是羡慕那些喜欢说“安排”的战友,他们有的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举杯四顾,纵横捭阖,有的前俯后仰,手势连连,指点江山,一派领导风范......

这时老王就躲在桌子的一角,看着战友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勾肩搭背,东摇西晃,大话连篇,心里就思忖,战友们都有能耐啊,再看自己,多年没混出个模样,不觉心情就暗淡下来。
     

老王四十多岁,性情老实,为人憨厚,退伍后背井离乡,到城里打拼。凭着当兵时不怕吃苦的精神,多年来在城里也算站住了脚跟,虽然不是风光无限,倒也是衣食无忧,家庭和睦,老王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风平浪静,泼澜不惊。直到参加战友聚会,老王平静的生活才荡起一丝丝
涟漪。
       

不知从啥时起,就时兴聚会了,这大概也算是有中国特色的创举之一吧,是人们吃饱喝足了更需要情感慰藉?还是在物质富余中需要一个展示自身优越的平台?总之各种聚会似乎在一夜之间兴起了。小学同学会,中学同学会,大学同学会,当然战友聚会更是必不可少。老王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参加战友聚会的。
     

老王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参加战友聚会的情景,战友们多年不见,握手寒暄,甚是亲热,接下来逐一自我介绍,当然战友中不乏有领导者,于是酒桌上张局长好,李主任又高升了,喔,刘总啊,又发大财了,这边酒杯刚放下,那边又端了起来,祝酒之词连绵不断,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被敬者面如桃花,声若洪钟,大手一挥,气吞山河,话语掷地有声,说道:兄弟们有啥事尽管来找我,只要是力所能及,定尽力安排。好,安排,安排,好,好,这时鼓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酒酣耳热之间,个个醉态可掬,一个个手端酒杯,由原来的统一行动,变成了单打独斗,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包间充斥一片嘤嗡之声,其间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安排”。你一定来找我,我尽力安排,你这话见外了,你看不起老哥是不是?怕我安排不了?笑话,你等结果,看我的安排。
     

老王不知道那晚听了多少个安排,也不知道后来有多少事真的被安排了,或许只是说者一说,听者一听罢了,老王不善钻营,也没有啥事求人去办,也就听听热闹而已,老王不求战友们安排什么,也没能力去给别人安排,聚会后老王就闷闷不乐了。
       

以后的聚会,老王觉得自己更象个边缘人,大家都谈笑风生,只有自己一言不发,默默坐在角落,似乎已被大家遗忘。这时老王就如坐针毡,心里思谋自己也该找机会安排安排。
       

老王唯一能安排的只有请客,好在战友们一听请客,都是一呼百应,准时准点,包厢已座无虚席,老王神色紧张,结巴致辞,大意是,感谢战友们赏脸光临,请大家吃好,喝好,自己当尽力安排,老王说安排时很郑重,大家欢声雷动,顷刻老王就被洪水般的恭维赞誉之词所包围。

慢慢地老王就不拘谨了,一个劲地招呼大家喝酒,吃菜,不久自己就飘飘然了。
     

酒宴进行得如火如荼,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有人还不尽兴,大呼再拿好酒来,这时老王豪情万丈,也大声呼喊服务员,安排,安排。酒不知喝了多少,菜不知上了多少,也不知有多少人吐了多少,总之老王啥也不知道了,大家啥时候散去的,更是不记得,老王只记得结账时对服务员说:安排,安排,不差钱。
     

不怎么喝酒的老王这次真的是喝醉了。这顿饭吃去了老王两月的工资,老王还能安排几次?


作者简介:杜治才,甘肃文县人,爱好文学,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