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一章:医学图像打印技术

 昵称71142964 2020-08-13

1. 医学图像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视频多幅照相(最早)、湿式激光打印技术和干式打印技术。视频多幅照相机利用显像管阴极射线管(CRT)显像。


2. 通过暗室技术用显影、定影的方法使图像最终显像,这种技术叫湿式激光打印技术。


3. 医用专业打印这类设备需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颁布的医疗器械许可证。


4. 最常使用的是干式激光打印机。


5. 1984年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激光成像技术的医用激光打印机问世。


6. 氦氖激光胶片感色相对光谱高峰在633nm;红外激光胶片感色相对光谱在730~830nm。


7. 湿式激光胶片一般分5层:保护层、乳剂层(也称感光层)、结合层(又称底层)、片基层、防光晕层。


8. 干式激光胶片是一种含银盐激光胶片,无需用暗室技术冲印。


9. 湿式胶片的成像过程:当胶片被激光扫描后,激光光子进入了胶片的感光层将银离子变成金属银原子而形成潜影。


10. 干银胶片所形成的最初的靠的是少量的对光线敏感的卤化银,而形成最终影像的大部分银源则靠的是非感光的有机酸银盐。


11. 胶片在仓库存放时要注意有效期,在通风阴凉干燥室内片盒应立式储存,注意胶片不能折弯,否则会卡片。温度以20℃为宜,最低不能低于5℃,相对湿度为30%~50%。


12. 气体氦氖激光器具有衰减慢、性能稳定的优点。


13. 湿式激光打印机一般采用氦氖激光器,干式激光打印机一般采用红外激光器。


14. 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的激光扫描系统。


15. 胶片上某一点显影后的密度值与激光照射在该点时的光功率值成正比,光功率越大,密度越高;而激光的光功率值又由打印的数字图像的灰度值决定(反馈需求)。


16. 在X轴方向按“行式打印”在胶片上,称X轴快速扫描。在Y轴上的“幅式打印”,这称为Y轴慢速扫描。


17. 干式激光相机是将形成潜影的胶片送到加热鼓进行显影,湿式激光相机是送到自动洗片机显影。


18. 热敏成像打印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传真机。


19. 热敏成像技术是通过热敏头直接在胶片上产生“热印”作用实现影像还原的。

20. 热敏成像技术包含:直接热敏成像和热升华成像技术。

21.   直接热敏成像技术成像介质是干式胶片。


22.   染色升华热敏成像利用热感技术使染料从气态到固态、固态到气态互相转化的过程以“压印”的方式实现图像打印。


23.   染色升华热敏成像成像介质为相纸或胶片,介质内没有成像乳剂(注意与直接热敏的区别),其颜色来源是打印色带。


24.   干式热敏胶片对保存环境要求较高,温度在35C°、相对湿度60%保存约半年时间;而温度在30℃、相对湿度60%保存约五年,且不宜与酸、碱和有机溶剂接触,一定要避免长时间的光照。


25.   直接热敏打印机其加热方式分为银盐加热成像直热式打印机和微囊加热成像直热式打印机。


26.   直接热敏成像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是热敏头。


27.   直接热敏打印相机采用薄膜头,薄膜头是在真空下对放热电阻采用蒸发而成的。热敏头的尺寸决定成像胶片的宽度。


28.   高像质修正技术,有电阻补正、均一补正、热比率补正和清晰度补正。


29.   热敏头元件的响应能力是靠改变电压来控制的。


30.   干式热敏胶片的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即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胶片密度就越大(正比关系)。


31.   干式热敏胶片根据所含显像材料不同分为有机银盐胶片和纯有机物显色剂胶片。


32.   照片级喷墨打印机成了彩**像输出的最佳打印设备。


33.   当前主流喷墨打印机都遍采用随机喷墨技术。


34.   膨润型相纸又称不防水照片纸,涂布了一层聚乙烯醇(PVA)或者明胶于原纸上称膨润型相纸。


35.   铸涂型相纸:其涂层采用微米级的二氧化硅。


36.   RC相纸由于具有高防水性、高吸墨性、高精度打印的特性,所打印的图像质量可以与传统的卤化银照相纸相抗衡。


37.   干式打印机胶片的最低密度为0.2~0.22,最高密度为2.8~3.2。


38.   胶片打印机机房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通常要求温度在18±2℃,湿度在70%±5%。



  1. 39.   打印机发生卡片时,一般有故障提示: Film ja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