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剪纸艺术】这位传承人不简单,一双玲珑巧手裁剪非遗人生!

 一渔夫 2020-08-13

生命因传承而精彩,在“时代记忆·非遗地图”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时代匠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技艺展示着非遗文化的魅力,践行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本期非遗传承匠人:朱兵华,为“时代记忆·非遗地图”平台合作匠人——

朱兵华,1959年10月生,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横山村人,蔡甸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横龙小学美术教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他曾任湖北省剪纸协会会员,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说起剪纸,或许我们都不会陌生,以前过年的时候,家里的窗户上总要贴上几张喜气洋洋的窗花;乡里乡亲们谁家要办喜事了,也总要贴上几张红彤彤的“囍”字,那一张张剪纸里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镂空艺术,用剪刀将剪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年或新婚等喜庆的节日,人们便会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的更加热烈。

一项千年中华古老艺术的传承,是无数传统手工艺匠人们智慧的结晶,流传到现在,已经衍生出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技艺手法,朱兵华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剪纸传承人,早已将这项技艺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朱兵华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因其父朱光升擅长剪纸,其兄朱传琳擅长绘画,家学渊源,在耳濡目染下,朱兵华自幼就学习书画及民间剪纸艺术,通过多年的锲而不舍,刻苦磨练,对剪纸技术具有了较深造诣,成为侏儒山远近闻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

朱兵华的剪纸从题材上分,有人物、动物、景物及花卉、组字等,既有展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涉及方方面面。其风格具有侏儒山人文意识和风土人情味道,充满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催人探索、领悟真趣。

朱兵华的剪纸艺术魅力十足,吸引了大批人观摩、学习,特别是中小学生,争先向他请教、学习。朱兵华毫不保留,悉心传艺。

在1996年6月1日,朱兵华的剪纸作品《高高兴兴“六一”》,在《蔡甸报》头版上发表,打响了第一枪,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发表作品与获奖纷至沓来。

2001年在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书画摄影作品评选中,其剪纸作品“母与亲”获银奖;2015年朱兵华的剪纸作品“嫦娥奔月”荣获武汉市第十一届学校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剪纸)一等奖;2013年7月23日蔡甸电视台、蔡甸报对朱兵华作了专题采访;同年8月15日楚天都市报美丽蔡甸版也作了专题报道;11月8日武汉教育电视台,也对他作了民间剪纸特色新闻采访;2018年10月29日蔡甸区教育局曾超书记一行领导出访日本京都大学交流,特意挑选了朱兵华的五幅剪纸作品,赠送给日本友人并收藏......

在日常的剪纸活动中,他首先教给学生剪纸的基本方法,同时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学生进行剪纸活动,需要掌握剪纸的技能包括:剪(目测剪直线、曲线、折线、沿线剪、镂空剪等)刻、撕、挖、刮等方法,还要掌握一些剪纸符号,如圆纹、月牙纹、水滴纹、锯齿纹等。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技能的熟悉、掌握是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的,尤其是中小学生,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具体、形象的形式。

十几年的剪纸实践,让朱兵华深深地体会到,剪纸活动在提高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同时,又能使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祖国非遗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无穷乐趣。而他也将尽自己的能力,把这项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发扬光大!

来源:搜狐 时代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