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者乐山

 红谷斋主人 2020-08-13

《韩诗外传》第·二十六

(峻岫)

(原文)

问者曰:“夫仁者何以乐于山也?”曰:“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道风,嵷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邦所瞻。”乐山之谓也。

上一节说了“智乐水”的道理,这一节说一说,“仁乐山”的道理。其回答就是:“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首先是山高大巍峨,它就在那里,人人都要仰望它,搬不走,移不动,绕不开,躲不掉。没有人敢于藐视大山,没有人敢挑战大山。这叫做巍然屹立,坚如磐石,正气凛然,顶天立地,无法撼动,这就是仁者应有的本性。再者说:大山“草木生焉,万物植焉,”有了大山提供的土壤、水分、养料,万物才能欣欣向荣,开花结果,异彩纷呈,这叫做大山的“奉献”精神。有了大山的奉献精神,各种各样的植物才得以自由自在地吐纳宇宙,呼吸阴阳,造福人间,酝酿丰饶,制造甜蜜,彩绘斑斓,开化精诚。“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大山还是各种飞鸟走兽的天堂,山溪可以饮,山洞可以藏,深涧可以伏,悬崖可以追逐跳跃,各得其所,各呈其能。这叫做大山心胸宽广,包容万物。有了大山的包容精神,才有了飞禽走兽,鱼鳖虾蟹,虫蝶蝼蚁的活动天地,才有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丰富多彩的生存空间,才有了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千世界。大山“出云道风,嵷乎天地之间。”有了大山才有了云雾升腾,才有了晨露雾霭,才取分了寒暑四季,才助长了风雷闪电,放纵了激流奔腾,造就了飞瀑神泉。这叫大山的博大精深和造福万邦的志向。志存高远,恰如仁者。“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一个民族没有大山的养育,就没有雄浑博大,坚如磐石的性格;一个国家没有大山的庇护,就没有迂回折冲,纵横驰骋,闪转腾挪,制胜千里的战场。大山能安国,能富国,能强国。这就是仁者乐山的道理。(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