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士误入敌营,却全身而退,还为部队解了两大燃眉之急

 史说新域 2020-08-13

1950年4月20日,解放军第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八一团一连,奉命在海门岛黄竹风门岭阻击蒋军的增援部队,打响了名垂军史的“风门岭阻击战”。

时近中午,赤日当头,风门岭的阵地被晒得滚烫。一连阵地的战壕像是两堵火墙,半尺来深的浮土如同熄灭的灰堆。

这反常的高温天气让一连指战员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再加上连续作战十多个小时没吃东西,大家又渴又饿、疲惫不堪。

对于这些,将士们都能靠顽强的意志忍受,迫在眉睫的是三八一团机炮二连三班配属一连守卫风门岭的一挺水压重机枪出了问题。

在打垮敌人几次冲锋之后,这挺机枪就没水了,打不上几枪,枪身就被烧红了,子弹射出不远就噗噗坠地。

机枪班长便交给战士邵岳棠一个任务:“想办法快点搞些水来!”

邵岳棠明白这项任务与敌人作战同等重要,他立即找来六七个水壶,从后山跑下风门岭阵地。

他心想:附近又没有小溪,如果到后边的村庄去,有四五里地,来回要一个来钟头,重机枪要用来打敌人冲锋,这怎么来得及呢?

他发现右边一里来地有一片茂密的椰子树林,断定那里可能有村庄,就决定去看个究竟。

刚走出没多远,路旁树丛里忽然闪出一个人,端着枪,用北方口音问:“哪部分的?”

邵岳棠抬头一看,是敌人一个哨兵,像是几天没睡觉似的,眼角糊着眼眵,正盯着自己。

邵岳棠心想:“这下糟了,闯到敌人的营地里来了。”

好在面前只有一个敌人,他马上镇定下来,想起上级在动员的时候,说面前的敌人是暂编十三师,就沉着地回答:“暂编十三师的。”

“干什么的?”敌哨兵又问。

邵岳棠不慌不忙,把水壶给他看,“灌水的。”

敌哨兵看到邵岳棠的脸上黄一道、青一道,衣服也被弹片撕破了,身上糊满红黄两种颜色的泥土,而且被硝烟熏得不像样子,真以为是自己人从阵地上下来,便对邵岳棠说:“辛苦了,你到村里去灌吧。”

他说完这句话,又开始闭目养神。

邵岳棠大摇大摆走进村里,见这个村子并不大,大约有20来户人家,老百姓都跑光了。他见村里有不少敌人在游荡,便走进最近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去找水。

说来也巧,这回竟闯到敌人的伙房来了。厨房里热气蒸人,有五六个头戴蒋军帽徽的伙夫,挽着袖子、敞着怀,正在忙着做饭。

邵岳棠一声没吭,径直走到厨房当中的水桶旁边,提起水壶按在水桶里就咕嘟咕嘟灌水。

一个矮个子伙夫走了过来,向他干什么,邵岳棠爱答不理,斜睨了他一眼,装作生气的样子说:“干什么?机枪等着用水呢!”

那个矮个子伙夫觉着这人挺横,不好惹,就再也没说什么,还拿来一个搪瓷缸子,哗哗地帮助他灌起水来了。

另外一个伙夫从邵岳棠身边过时,看到他头戴解放军的帽子,便疑惑地问道:“你为什么戴这个共(军)帽呢?”

“这是在战场上捡的。”邵岳棠一面灌水一面说,“不行的时候好准备投降啊!”

那个伙夫信以为真,没再问什么,走开了。

矮个子伙夫帮邵岳棠灌完了水,就说:“快走吧,机枪不是等着用水嘛!”

邵岳棠又大摇大摆地走出伙房,为了尽快回到风门岭,他决定还从来路走。

村口那个敌哨兵,看见邵岳棠提着水壶出来了,便客气地说:“歇一会儿再走吧?”

邵岳棠朝他笑了笑说:“走啦,把你们的水都灌来啦。”

“没关系,自家人。”敌哨兵说。

邵岳棠心里又气又笑,“嗯”了一声,心中暗想:狗X的,谁跟你是一家人?等我把水送回去,回来再收拾你!

邵岳棠头也没回,一阵猛跑,回到风门岭。他用了不到20分钟的工夫,就把水灌回来了。

班长问他回来得为什么这么快,他就把找水的经过简单扼要地说了一遍。

班长一听乐了:“你这家伙误入敌营,竟全身而退,还完成了任务,干得漂亮!”

随后他向排长作了报告,然后派邵岳棠带几个人,到那个村子里,把那几个伙夫都抓住。

敌伙夫看见邵岳棠,认识他,原来他是解放军,都很惊讶,又很佩服,竖起大拇指说:“胆儿真大呀!”

邵岳棠带着人,把做好的一大锅白米饭,两桶开水,还有炖猪肉、咸鱼、咸菜,都装在三副挑子里,让俘虏的伙夫挑着,回到风门岭重机枪阵地上。

又饥又渴的战士们吃饱喝足了,还给重机枪留足了水。

有的战士抹抹嘴巴,赞扬邵岳棠虽然误入敌营,却能全身而退,还在半小时内漂亮地完成了两项任务,为部队解了两大燃眉之急:一是成功给重机枪取回了水,二是缴获了敌人的好饭好菜,让全连指战员饱餐一顿。

当天下午,敌人又发起了冲锋。战士们以逸待劳,越打越精神,而那挺灌足了水的重机枪大显神威,敌人一片片倒下去。

我军最终取得了风门岭阻击战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