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县令老来得子,写出一副对联,秀才看后笑了:你全家要出大事了

 老鄧子 2020-08-13

文字能够很好的表达人们的思想,而且通过文字,能将文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但文字有时候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古时候帝王的不仅身体尊贵,甚至组成他们名字的那些汉字,也是不能被随意谈论和使用的,文人们在吟诗作赋时,要将这些汉字用其他的字代替,不然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而在有的朝代,甚至有文人们写的东西不小心被皇帝看见了,皇帝不喜欢,就将他们治罪的例子,比如说《汉书》里就说到,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就是因为一篇《报孙会宗书》惹了皇帝厌恶,最后被腰斩。

在这种“禁字”现象最严重的清朝,就算百姓们连平时说话都十分小心,还是有人会不小心犯错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副对联,背后就藏着一个“文字狱”的故事。



话说这乾隆年间,有一个县令,由于自己是贫苦家庭出身,入仕也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对穷苦百姓十分体贴,不仅平时公正严明,而且也十分为老百姓考虑。

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后来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不久之后,一个男孩降生在这个家庭中,县令十分高兴,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捞一个儿子,实属不易,于是邀上亲朋好友,请了文人墨客,大摆宴席,好好庆祝了一番。

县令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唯独喜欢对对子,宴会上喝得兴起,就打算跟众人一起对对联,但大家都一致说没有,毕竟县令好这口,客人们怎么会夺了主人的兴致呢?


于是县令就自己想了一幅对联:“子当承父业,臣必报君恩”,大家都知道县令是对对联的好手,而且这副对联意象也好,也符合当时的情景,都不禁赞叹。

县令于是令人将对联贴在了宅邸的大门前,百姓们都为县令感到高兴,而且都十分欣赏这副对联,但过了几日,发生了一件事情。

一个穷秀才偶然路过,看见这副对联,竟发出了嘲讽的笑声,县令听闻此事后就想,这秀才莫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于是就将人把秀才“请”了来。


县令也不是个跋扈之人,就平静地问秀才,这对联可有不妥之处?没想到秀才微微躬身,对县令说:“这副对联不止是有不妥,还会给您带来无尽的灾祸:你家要被灭门了。”

县令听后十分好奇,就让秀才继续说下去,等到秀才解释完,县令这才恍然大悟,赶忙和这秀才一起,将对联改了改,大家猜到这里面的原因了吗?

原来,县令最开始写的对联,将君臣放到了父子的后面,这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再加上他又是个当官的,不是普通百姓,这罪过就更大了。


在其他朝代,这样的故事也很多,对文字的限制最严重的就是桎梏了文人们的创作,甚至毁掉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虽然皇帝感觉自己树立了威信,但总体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