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窑鉴定指南首次出炉,史上讲的最明白最透彻

 博搜艺术 2020-08-13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这说出了汝窑的一些基本特征。

  

  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南宋《清波杂 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20年前的1992年12月,香港著 名收藏家区百龄在纽约佳士得拍场上勇挫群雄,以154万美元的高价成功竞得一件直径为17.5厘米的汝窑小洗。这件洗的收藏传承有序,在民国初年为知名古董商卢芹斋收藏,后流入美国史蒂夫·姜肯三世家族,又几经辗转得以在佳士得拍卖。这只最终以154万美元竞得的汝瓷,创造了当年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最 高价,震撼了整个世界。

  

  汝窑开片堪称一绝,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等。

  汝瓷烧造时使用的“火照”。所谓火照,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瓷片,在烧窑时,它同瓷器一起放入窑中,端上有圆孔,当测定窑内温度时,窑工从观火孔将火照用长钩钩出,以观察窑内瓷器釉色的变化。一次烧窑往往需观察十余次火照。

  

  汝瓷的最美之色,应该为天青色,最 佳呈色应是像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时的兰天,看上去很爽快,自然舒服。但由于配方及烧造温度不同,以及一些其他的化学变化,而又出现了粉青,卵青,月白诸色。有的色深些,有的青中偏兰,有的兰中带灰,这些呈色的汝瓷色调都不如天青色那么明快,清雅。然一些出土之器由于长期埋在水中,土里有的颜色又变淡,成了混合色。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蝉翼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