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昵称Zpzg8fzu 2020-08-13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随着“听书”模式的不断兴起,“碎片化”知识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学习空间,很多人不再能够长期埋首读一本有着“合理逻辑”的好书,而更喜欢去倾听别人不谈因果,只谈结论的似是而非的总结概述,并自以为自己取到了“真经”。

针对此类现象,很多“有心”的自媒体作者便纷纷开始贩卖各类“极简版”学问,并由此获得极高的浏览访问量。这类文章,与其说这是归纳总结所带来的高效率阅读,不如说是充分利用人性进行专业营销的成功案例。无论如何,真正能让读者有所收获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类文章到底给读者带来了什么?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识人术:靠谱的人,常有这2个特征

且不说这篇文章有多少道理,仅仅这个标题就已经限缩了很多读者的思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历代精于观人识人的大人物们尚且常常会看走眼,他们以自身丰富的社会阅历结合对人性的深刻了解尚且不敢对他人妄下断言,一个年纪轻轻的自媒体业者竟然敢将古人对“人相”数千年的研究成果简练成“靠谱的人,常有这2个特征”,如此之难的识人之学到了无所不能的自媒体大神手中果然不同凡响,不知大师您通过多少案例充分证明了您的理论?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人性是复杂的,环境也是复杂的,所以,很多人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对行为做出调整,这其中自然就难免会有很多伪装过的行为和表情。更何况,每个人表现真性情的细节都是不同的,如果无法发现这些破绽,又如何去论断一个人呢?人与环境的双重复杂,加之性情流露的真伪难辨,岂是几个特征就可以迅速论断的?

人活得舒心很难,所以,难免有很多不想付出太多努力,却又希望能够免费得到高人指点的人在网络上追寻着各路“大师”的足迹,只希望大师几句话就能让其开悟,甚至直接扭转命运,殊不知“伪大师们”早已做好了套子“请君入瓮”呢!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真正爱你的人,从不会说“我养你”这三个字,而是这四个字

真正的爱是说出来的吗?不能说甜言蜜语毫无意义,但兢兢业业为家庭付出明显比甜言蜜语更有价值。《论语》中“巧言令色,鲜矣仁”,两千年前的孔夫子尚且了解语言的迷惑性,而对能言善辩之人颇有微词,当今社会中,这类将爱与玩弄言辞紧密联系的文章想来何等浅薄,也难怪嘴好的男人人再烂也有女朋友,人好不会说的男人反而找不到对象,很多自媒体文章为了流量一直都在助纣为虐。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心理学:为什么越“不要脸”的人,内心越强大

这碗鸡汤毒性有点大,不要脸的人是真的内心强大吗?还是压根就不知道害怕和羞愧呢?想一想“无知者无畏”吧,还真是很好的对照,只不过一句话是正向引导的,另一句是典型的反向引导。如果和历朝历代“为国捐躯”的英烈志士相比,不要脸的人能够坦然面对各种酷刑和死亡吗?不要脸终究就是不要脸,谈什么内心强大,早吓得跪地求饶才是真相。毕竟,只有具备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够内心强大到不惧生死!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善良的人,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有四大福报

什么是“善良的人”?真正善良的人极少,自认善良的人倒是很多!“四大福报”?“福报”是靠个人行善积德换来的,可不是人性善良就能得到的,很多人性善良的人仅仅不主动为恶而已,但不自觉地助纣为虐的事很多人可是都做过的,更何况主动行善也并非人性善良就可以做得好,好心办坏事的人同样很多。一言以蔽之,人世间,只有极少数人会得到福报,而文章中得到福报的条件如此之低,说好听点,是在安慰那些没啥希望的人,说不好听点就是为了流量忽悠人。

越是“简单”,越吸引人,越远离“真相”

人世间的很多理论本就环环相扣,甚至有些烧脑子,不然哲学也就不会那么难学了。但是,现实中有大量人只喜欢简单的道理,最好是一看就懂,一看就能跟着做,这原本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只要有明确的逻辑分析和因果推导,那就必然会比较复杂,于是,很多“聪明”的自媒体人将很多自己也未必明白,但可以勾起读者兴趣的话题进行“极简式”包装并大肆贩卖,为自己获取了大量流量,同时也对部分读者进行了歪理洗脑。

当下的自媒体读者,大多数都流于浅层的“碎片化”阅读,喜欢那种不涉因果逻辑,直接一步到位“亮观点”的文章,貌似简单易学才实用,实则落入了毫无逻辑的陷阱,本以为自己距离真相越来越近,实际上反而是越来越远离真相。



感谢阅览《明境国学》

您的关注转发是我持续发文的动力。

西化侵蚀传统,文化急需重振!

以《易经》为纲,传承经典,复兴国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