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0多年的繁衍生息,你知道油岭瑶寨鲜为人知的N个“最”吗?

 油岭瑶寨 2020-08-13







第一次建寨: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前后盘姓法清二十三郎从“表坪”进入油岭“喝酒墩”开山建寨

第一次反抗: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五排瑶起事,连山知县杨崇忠请兵和都司蔡一申率兵星夜抵马箭和里八洞围剿,瑶民逃往油岭,瑶民见官兵势大,便言和。

第一次被烧: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油岭瑶民因反抗官府歧视和压迫,被清军参将武君仕领兵进剿油岭,瑶民死伤多人,房屋被烧毁60多间,损坏50余间,瑶族古建筑风格遭到破坏。

第一个瑶长: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后,受黄瓜寨(今为黄家冲)瑶民起义影响,清朝政府对瑶族地区实行“以夷制夷”政策,开始在油岭等瑶寨推行“瑶长瑶练制”。由绥瑶厅拣选“老成知事者立为瑶老千长”(简称“瑶长”)2名,由瑶长挑选委任瑶练6名,组成瑶长瑶练,隶属广东妥瑶厅绥瑶把总领导。瑶长每月得响银3两,瑶练得1两半。

第一次捉官兵:清光绪八年(1882年),油岭瑶寨因绥瑶营把总邓广林擅受民词,私押瑶民,遂拥众出山掳捉人和牛,绥瑶营及三江协弁兵驰赴弹压,反被瑶人将邓广林捉去关禁,后经理瑶把总设法调处,始将邓广林释放回营。

第一个国民党区党部:1928年2月,国民党政府开展“化瑶”工作,把油岭瑶寨设为一区,在油岭瑶寨设立国民党区党部,下辖油岭、马箭、大掌、军寮、火烧排、大古坳、三排、塘冲山等8个支部,在册党员400人。由于油岭村民的抵制,国民党组织建立后,并没有开展过活动。














第一个小学:1929年10月,国民党化瑶局奉命租用民房设立油岭小学,招收瑶童入学,有7名男生就读,教师平均月薪70元。

第一所小学:1938年,广东省教育厅核拨11500元,由连阳安化局在油岭瑶寨重新择地建设面积200多平方米的二层砖木结构学堂,称“国民小学”,只设一年级一个班。

第一次调研:1938年,岭南大学外籍教师霍真带领社会研究所部分学生来到连县(现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瑶寨调查瑶族生活情况,指出油岭排瑶有自己固定的耕地,日用制品多购自汉人;与他族接触,接收了他族的文化因素转为自己所用,如利用汉字书写瑶语发音的瑶经。与瑶族其他众多支系相比,具有天壤之别。

    第一次设县:1941年3月,国民党政府撤销安化局,改设连南县,将县政府设在油岭瑶寨(在连南县三江办公),同时取消瑶长瑶练制,推行保甲制,由政府用书面形式任命乡长和保长。



第一个乡政府:1950年10月,解放后新成立的连南县政府在油岭瑶寨原国民学堂(供销社商店旧址)挂牌成立第一区油岭乡人民政府。

第一次广受赞誉的耍歌堂:1954年农历10月,油岭瑶寨举办解放后的第一次大型瑶族“耍歌堂”活动。著名词曲作家刘铁山走进油岭瑶寨,有感于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场面,以当地传统歌舞鼓乐为素材创作《瑶族长鼓舞歌》,后由茅沅将该曲的部分主题改编为管弦乐,最终成就了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的奇葩--《瑶族舞曲》。







第一所完全小学:1956年8月在油岭瑶寨“大双”新建“三进式”油岭小学,设立6年级8个班,由王世英担任校长。

第一个红旗小学:1960年,油岭小学被教育部授予“红旗小学”称号,王世英校长代表单位赴京参加“全国文教卫生、体育新闻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及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第一个先进称号:1961年,油岭小学少先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少年先锋队先进集体称号”。

第一次进京演出:1964年10月,油岭歌舞队代表广东瑶族首次携瑶族长鼓舞进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观摩演出会”,荣获二等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