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感觉育碧好傻...

 游戏日报 2020-08-13

通过不定期的福利活动来吸粉是游戏厂商的常用手段,然而近日,育碧推出的《彩虹六号:围攻》却在“放血大甩卖”中遭遇了口碑滑铁卢。而从Steam的官方数据来看,《彩虹六号:围攻》差评数的增多,正是从宣布推出福利活动所开始的,主要来源于老玩家,而且具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此外,游戏日报还发现,这些差评的句式也是出奇的一致。

民愤起源于育碧在3月2日发布的一条官方消息,“从3月6日期,购买《彩虹六号》任意包装的玩家将免声望解锁20名基础探员。之前与今后推出的配件也将全部免费,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曾购买过基础探员或配件的玩家将不会退回已消耗声望。”

举个例子,这就相当于在《绝地求生》国服正式上线之后,国内玩家将会免费体验这款游戏。至于之前已经花钱购买过的玩家,则因为技术条件限制,无法退款。而且从获取渠道来说,声望的获取难度甚至要高出98块钱RMB。

如果说把游戏的第一批用户比作产品的衣食父母的话,那育碧这次可以说是真的“坑爹”了。正如这些留言所现,玩家对于《彩虹六号:围攻》的差评基本都是针对厂商,至于游戏本身,玩家又怎么说呢? 

在向来以严苛著称的IGN眼里,《彩虹六号:围攻》值8.5分。值得一提的是,8.5其实是IGN后改的,之前的评分是7.9分,当时也遭到了玩家的强烈抨击。

而在社交平台上的硬核玩家口中,同样的产品却变成了“辣鸡游戏”。

其实可以看出,相较于不满,玩家对这款经典系列新作的“差评”更多像是调侃。游戏日报也从一些Steam老用户那里了解到,以前人们常说的“辣鸡游戏,别玩”代表的是一种气话,跟千万别去看那部脑残电影是一个概念。然而随着Steam国区用户的增多,如今的很多“辣鸡游戏”也衍生出了更多的意思,比如劝某些品味独特的人千万别来看这个电影。

就以《彩虹六号:围攻》这款游戏为例,在老玩家看来,人数的增多,游戏的受欢迎,已经严重影响了游戏的体验乐趣。比如外挂,骂人,各种报复,有的时候说它是辣鸡游戏,其实是真的希望宁愿不要那么多人来一起玩。“排队时间是少了,但重开一局的速度也更快了。”

曾经有玩家发起过一个关于“《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氛围是否越来越差?”的讨论话题,虽然相比于隔壁老蓝家的《绝地求生》,此话题并没有造成玩家的群情激愤,但大多数讨论者也基本表示已经习惯了“玩家数量上升与游戏体验变糟成正比”的事实。

“碰到素质低的,无视就好,问题是那些开挂的,你根本不可能无视他们。就算你心平气和地重新开一局,再碰到挂X,心态绝X是会崩的。而且现在做外挂的都很嚣张,电商平台也就算了,甚至还能在百度推荐上看到他们。”随后,根据该玩家提供的线索,游戏日报也发现了这个外挂网站。由于可能会起到变相宣传的效果,这里就不贴上该网站的相关信息了,不过可以放一张他们的“创意营销”来稍微感受一下。

 “因为技术原因,无法给出好评”,这句话放到玩家故意用差评来维护游戏环境的做法上,也同样适用。玩家打不过外挂,心态比不过喷子,但又想继续玩这款游戏,所以只能用苦肉计了。虽然游戏业的发展,在未来,因技术无法给出好评与故意刷差评来抵制非核心用户,很有可能也会成为游戏圈的一个新梗。

发行方的帮倒忙,外加游戏玩家增多间接导致的游戏体验变差,《彩虹六号:围攻》颇有成为下一个《绝地求生》的趋势。幸运的是,育碧并非蓝洞,在打击外挂的效果与止损上,较之最严重的2016年底,均有不错的成效。外加游戏自身的质量,很多老用户也调侃道,虽然新玩家多了配件与基础探员可玩,但老玩家们却因此可以去玩更多的新玩家。

从福利活动牺牲老玩家的层面来看,育碧恐怕是第一次表现出了如此“不精明”的一面,毕竟这些都是连“买Bug送游戏”都能忍的玩家。但从为老玩家贡献了大量的新玩家来提升成就感来看,仿佛又不是那么回事?

关于这场因技术而引发的暗战,究竟是谁赢了呢?

游戏日报自媒体共赢计划

游戏日报新星扶持计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