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戏玩家离不开WASD竟是因为他?中国玩家果然才是最NB的存在

 游戏日报 2020-08-13

相信很多游戏玩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分辨阵营的方法,从键盘的按键磨损度判断彼此都是什么玩家。比如DNF玩家:

这是War3玩家:

这是LOLer: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这类玩家——

毋庸置疑,WASD已经成为如今电脑游戏的标配,甚至像2K这样的运动游戏,为了迎合用户习惯,也从当时运动游戏较为流行的右侧方向键“↑ ↓ ← →”改成了“WASD”。那么又是谁将WASD的设计发扬光大的呢?

日历翻回到20年前,当时除了WASD之外,市面上常见的操作流派还有ESDF、ASDX以及WADX。其中,WASD与ESDF是最受欢迎的两个流派,Steam老板,V社掌门人G胖就是ESDF的忠实粉丝。直到今日,G胖对于WASD的设定还是不太喜欢。同样的,作为CS母胎,《半条命》的关卡设计师Dario Casali也同样公开表示过对于WASD的不适应。不过与G胖不同,他推崇的则是ASXC的操作设定。

G胖在打游戏的画面,从照片上来看,他用的操作布局的确是不用WASD

然而纵使如此,他们的游戏CS还是在WASD确立玩家心中地位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而在CS之前,对WASD推广效果最明显的则是一位美籍华人,被誉为游戏界“迈克尔·乔丹”的《雷神之锤》玩家方镛钦。

1995年,方镛钦首届《雷神之锤》全国锦标赛上一战封神,近乎以无可阻挡的态势获得了锦标赛的最终冠军,同时到手的还有大赛奖品,法拉利328。而在赛后采访,当主持人问到他使用的是什么按键布局时,方镛钦回答的正是WASD,并且公开表示,WASD其实是他多次试验过后的结果。相比于其他的主流流派,WASD显然更有益于游戏操作。

“在我转换操作模式之后,我的技巧也得到了成倍的提升。”方镛钦说道,“几乎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再也没有输过比赛。”用现在的话形容,作为当时的电竞偶像,方镛钦的这句话影响到了很多痴迷于《雷神之锤》的玩家,其中也包括了这款游戏的制作人。在后来的《雷神之锤2》中,WASD就成为了游戏的默认方向操作。

所以,即使G胖与制作人都不中意WASD,但无奈玩家的需求,最终还是将《半条命》也设置成了此操作模式。再加上后来的《部落》、《雷神之锤3》以及影响至今的CS,在千禧年后,WASD基本已经成为FPS的不二选择。这么看的话,能够改变全球玩家操作习惯的中国玩家,的确是最NB的存在。

至于方镛钦,在成名之后也经历了一段短暂的传奇经历。他弃学从商,与微软的比尔·盖茨、当时雅虎的提姆·库克同台演讲。也在创办自己的公司同时,为各类新游戏做明星代言人。另一边,他还担任教育大使,免费帮家长们解答关于孩子沉迷游戏等问题。并且,他也会常向家长们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在赢得法拉利之后,原本反对儿子玩游戏的母亲也从之前的严令禁止改为了督促训练式的关心:儿子,你今天打游戏了吗?

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方镛钦逐渐淡出了玩家的视野,但由其推广的WADS却永久地保存了下来。当然,不仅是FPS,2004年,《魔兽世界》发售,游戏的火爆全球也使WASD在玩家心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至此,不仅是射击游戏,RPG也成为了WASD的忠实“用户”。

如今,我们再重新审视WASD的晋级之路,其实不难发现,除了明星效应的推广,WASD的上位,也是行业进化必然发展的结果。

早期由于鼠标的尚未普及,在所有操作都要依靠于键盘的年代,方向与光标的移动以及点击都十分繁琐。后来,倒T形方向按键成为主流(早期的方向键要么是不符合人体工学,要么是干脆没有),人们才发现“↑ ↓ ← →”原来更容易上手。

再后来随着鼠标的普及,原本的“↑ ↓ ← →”距离鼠标太过接近,操作起来姿势会很怪,所以WASD与ESDF这样的字母方向键才逐渐流行起来。但WASD由于离“Tab(切换)”“CapsLocks(大小写切换)”和“Shift(上档)”这些按键太过接近,而被认为有误按的风险,所以此模式在当时那个计算机还主要是拿来办公的年代并没有被推崇。

有意思的是,当玩家以现在的视角再去思考WASD为何成为游戏操作的主流时,当年那个被诟病的缺点,恰恰成为了这种操作布局的优点。

游戏日报自媒体共赢计划

游戏日报新星扶持计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