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购开发商导致Steam口碑作被黑,Epic正式坐实招黑体质?

 游戏日报 2020-08-13
导语:招黑体质,始于娱乐圈,临床表现包括说错话、发错微博、行为举止处处带着争议,一旦确诊,草木皆兵,很难治愈。综合症状,在目前的游戏圈中,Epic正是招黑体质的“重度患者”之一。




自从Epic商城宣布独占开始,从Epic商城到Epic Games,再到与其相关的游戏产品和公司团队,都免不了被国内外玩家口诛笔伐,差评砸脸的命运。即使是早已日薄西山,在线人数掉到两三万的《火箭联盟》,当Epic正式宣布收购其开发商时,该游戏依旧成为了Steam玩家的发泄渠道。一个“特别好评”的口碑之作,硬是在最近被刷到了“褒贬不一”。


 
在之前采访Epic创始人及CEO Tim Sweeney时,这位技术出身的游戏人曾对游戏日报说过,CP方(内容开发方)与渠道方七三分成的默认规则,在这个年代应该有所改变。或许是由于最主流的几个平台都这么做,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人对此发出过质疑。并表示他们是游戏开发者出身,所以了解CP方的苦衷和需求。


 
后来,Epic商城正式上线,在将分成比例调到CP方88%,渠道方12%的同时,也宣布了限时独占。后来的结果就是,虽然Epic得到了众多开发者的声援,可由于自身系统的不完善,加之对中国玩家的锁区,Epic正式走进招黑时代。

可以说除了虚幻4引擎与《堡垒之夜》,一切与Epic有关的,基本都被黑了个遍。毕竟前者是对游戏行业至关重要的引擎,后者是当起肥宅后的雷神都喜欢玩的游戏。


 
从宣布独占的游戏被Steam玩家集体刷差评,到Tim Sweeney说什么都要被群嘲,比如“骂Epic可以,但Epic不受中国公司控制”,被解读为“骂我可以,但不能骂我(此处省略两个直系亲属称呼)”;还有“Steam降低抽成Epic就放弃独占”被质疑为如果Steam真降低抽成,也没人会选择独占。
 
再到如今宣布收购Psyonix,旗下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游戏《火箭联盟》,立马被玩家群起攻之,而且差评内容还和游戏内容没丝毫关系。仅以目前的招黑程度而言,恐怕除了蔡徐坤,无人能出其右。


 
游戏日报也曾结合国内外玩家的评论内容,以及游戏圈大V的观点,整理过舆论对于Epic不满的原因。除了正在完善的商店功能外,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01


独占的方式让玩家有所不适,比如通过独占的方式,强行下架此前在Steam上预购很久的游戏。外加Epic作为第三方平台,又不像索尼、任天堂、微软等拥有自己的硬件设备,PC端的独占导致玩家失去对平台的抵抗力。虽然此前在G胖面前本来就没什么抵抗力,但还远没达到“爱玩玩,不玩滚”的程度。


02


在玩家不知情的情况下扫描玩家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FB事件余波尚存的敏感时期,对隐私越来越重视的网民自然也会反感这类行为。
 

03


对中国玩家锁区,也就是独占+锁区,如果某位中国玩家是某款3A大作的狂热粉,那其将在一年之内,无法体验到这款游戏。外加资本市场上的关系,所以Epic在国内,也很不受待见。


 
当然,这只是目前玩家层面的一些舆论。至于从业者,从多款3A大作先后同意Epic的独占,以及Steam去年12月紧急更改分成制度,力保大作、无视中小厂商来看,平台分成的问题,似乎早已为多年来稳固的市场格局,埋下了打破平衡的支点。

 


作为挑战者与守擂方,Epic与Steam的斗争才刚刚开始。纵使玩家舆论目前处于一边倒的局势,可Epic的入局对游戏分发市场到底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在玩家的骂声之中,或许已经悄然发生了。

END


商务合作:biz@yxrb.net  / 简历投递:hr@yxrb.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