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铁侠成为漫威出镜时长最多的英雄,然而在游戏世界却略有遗憾

 游戏日报 2020-08-13
导读:Heroes never die(本文没剧透)


灭霸镇楼 

由于是五四运动的100周年纪念日,因此2019年的青年节,格外有致敬青春,传承赤子情怀的氛围。而被视为十年情怀终章的复联4,恰巧也赶上了这个全民致敬青春的时间档,而且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复联4的成绩都没辜负漫威迷们的十年陪伴。然而青春是多面的,相比于圆满与憧憬,我们这次的主题,更倾向于青春的另一面:遗憾。


近日,外媒IGN公布了一组关于“漫威电影所有角色的总出境时长”数据,大致如下。

 
由图片可得,“终极之战MVP”钢铁侠以5小时22分的出镜时长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美国队长与雷神,分别是3小时32分与3小时3分。第四名浩克为2小时1分,终极之战的“上半场MVP”寡姐为1小时34分,而向来人气超高的蜘蛛侠,则是1小时32分钟位列第六。

 
显然,作为漫威电影系列的开山英雄,钢铁侠是毋庸置疑的“漫威男一号”。再经过终极之战的加成,钢铁侠在漫威宇宙中的人气,恐怕短时间之内无可撼动。其实在漫威4之前,钢铁侠本就是人气最高的超级英雄之一,当年除了小蜘蛛,钢铁侠也被游戏人视为绝佳的创作素材。
 
只是与绝大多数漫威题材的游戏一样,钢铁侠系列的游戏,并未像电影一样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同时期的DC代表游戏《蝙蝠侠》三部曲面前,几乎是从玩家口碑到销量市场,处于全方位无死角的被吊打节奏。
 
2008年,在钢铁侠电影上映同年,世嘉推出了《钢铁侠1》,除了最主流的三大主机平台,该作还在PC与手机上全线发行,市场野心可见一斑。然而作为一款2008年的游戏,《钢铁侠1》的画质是介个样子的。

 

对比下同期发行的《蝙蝠侠:阿甘疯人院》。
 

 

《阿甘疯人院》被当时的IGN打出了9.5的高分(划重点,是十年前的IGN),而《钢铁侠1》,则鲜有媒体给出超过6分的评价。至于全平台的具体销量,截至目前,世嘉方面依旧没有公布。
 
两年之后,世嘉卷土重来,开发出了《钢铁侠2》。可惜这款次世代游戏并未脱离“次代做不过一代”的怪圈,即使第一代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衬托,除了颜色更丰富外,第二代的整体口碑甚至还不如初代。除了游戏性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漫威迷的幻想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玩家接受不了这是2010年的游戏。

2013年,原育碧旗下手游公司Gameloft推出《钢铁侠3》,值得注意的是,Gameloft是世嘉钢铁侠系列的正统续作。作为钢铁侠的接盘侠,Gameloft在对游戏画面升级的同时,脑洞大开,将钢铁侠与移动端的操作特点完美融合,把《钢铁侠3》做成了一款完全不需要剧情的纯飞行射击游戏。说人话就是:打飞机。
 
目前,Gameloft官网已经找不到这款游戏了……

 


当然,除了这些“正统之作”,钢铁侠还以与其他IP联动、换壳、山寨等形式出现在了各种游戏产品中。纵观最后的结局,只有和乐高合作的系列才勉强逃过一劫。不过对于有超级英雄情节的玩家而言,乐高的表现形式,离3A大作的表现力,终归还是要差上一点。


 
作为最能实现对于英雄世界向往的内容载体,漫威题材在游戏世界上的乏善可陈,一直是全球玩家的遗憾。以至于当近几年漫威电影全面吊打DC电影后,很多DC迷们都会以DC游戏吊打漫威游戏做以还击。直到去年,《漫威蜘蛛侠》的强势上线,才算为漫威游戏扳回一城,幸运的是,这款游戏的大热,也让斯坦李在临终前看到了玩家对于漫威游戏的喜爱。

 

随着美国队长的解甲归田,金刚狼的入土为安,灭霸最终未能享受的退休生活,漫威英雄正在经历着更新换代,上一代英雄的青春情怀,将由更多的新英雄来继承。正如年轻英雄的代表蜘蛛侠,在漫威进入新纪元的关键时期,以一款业界公认的3A大作扭转了世人对于漫威游戏的看法。无论是玩家还是从业者,自然也希望在小蜘蛛之后,会有更多熟悉的超级英雄真正加入到游戏世界。毕竟游戏是可以无限延长青春的最好载体。

最后借用《守望先锋》天使的一句台词作为结尾:Heroes never die。

END


商务合作:biz@yxrb.net  / 简历投递:hr@yxrb.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