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2011年,我写了《虞愚老师的“厦门站”》,对厦门火车站换掉虞愚手书的“厦门站”三个字大不以为然,并在文中发出悲叹:“虞愚老师的‘厦门站’被弄掉,那么高怀老师的‘厦门宾馆’还能留存多久?”请不要笑我杞人忧天,尽管如今“厦门宾馆”四个大字依然健在,但“厦门宾馆”正对面茅盾先生所题的“厦门园林植物园”已经被推倒,换上了疑似罗丹先生的传人罗钟先生“厦门植物园”。 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一换是不是换得太轻率了?不错,罗丹是我市著名的甚至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书法家,罗钟先生得其真传也惟妙惟肖,但就知名度而言,茅盾是我国乃至国际著名的文学家。即便是从书法角度而言,茅盾的字清秀健朗,也决不在罗丹罗钟之下,记得国家邮电部1981年发行鲁迅百年的纪念邮票时,邮票上的书法就是恭请茅盾先生所题的。可以说,两幅字的文化档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现在再回味茅盾的墨迹,依然好生令人怀念! 从墨宝的珍罕度而言,罗丹的字在闽南闽西留存不少,而茅盾先生的真迹在同样地域很可能仅此一幅,即便是从最俗气的市场拍卖而言,冒昧说一句大不敬的话,茅盾这幅墨宝的身价绝对是罗钟先生的十倍以上。 不客气地说,茅盾的这幅题字不仅仅是写给厦门园林植物园的,而是给全体厦门读者乃至厦门人民的,是给这座英雄城市的。在茅盾先生的题签面前,如果没有一股骄傲感,也应该要有一种敬畏感,而不是大大咧咧,说推倒就推倒。推到茅盾的题字,堪称“厦门之耻!” 30 多年来发生在厦门这样愚不可及的事情至少有三:挖掉了周而复先生所题“厦门富山展览城”、换掉了火车站虞愚先生的“厦门站”,2013年居然一举推倒了茅盾大师的“厦门园林植物园”。厦门,厦门,你究竟还有多少文化可以推倒?厦门是不是该刻不容缓地立法来保护我们剩余的或残存的文化遗迹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