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这5个行为,正在破坏孩子专注力”,对于这条抖音爆火的视频,我有话要说

 imhyxh 2020-08-13

最近在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一个视频很火:

视频提到家长的5个行为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经常打扰孩子、经常纠正孩子、经常帮助孩子、给孩子买太多玩具、孩子的卧室活动区域杂乱无章。

这个主题的视频我刷到了好几个,同样的一段台词,换了几个人说,结果都火了。可见培养孩子专注力这件事儿,咱做家长的有多关心。

不过要想真的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视频上的几点就显得太过片面了,我一一跟你们细说哈。
01 陪在场,会捧场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开始聊如何“捧场”之前,我一定要跟你们说说为什么家长一定要“陪在场”。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与脑科学专家Chen Yu的团队做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他们监视36个1岁左右的孩子与爸爸或妈妈互动的同事,监视了这些孩子与爸爸妈妈的眼球运动来分析专注力。

这项研究发现:那些对孩子玩的玩具表现出感兴趣的家长的孩子,比那些很快就走神了的家长的孩子多出了大约一倍的专注时间。

所以,你看出来,“陪在场”有多重要了吧~

接下来说说“会捧场”

让大多数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当孩子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捧场”,才是最有效的。

有一次,两组家庭来参与小步DEEP课拍摄,当时的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当时拍摄的视频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给翻斗车装满货物。

第一组的妈妈直接让孩子去玩游戏了,没有加任何的引导,孩子只坚持了不到1分钟就东摸摸西看看,不再配合拍摄了。

而另一组的妈妈在开始游戏之前,先跟孩子对话:“还记得昨天说的这个是大翻斗车爸爸,这个是小翻斗车儿子吗?今天我们来看看谁装东西装得多吧?你来试试吧~”

宝宝一边装东西,家长一边在旁边引导:“哇,一杯~两杯~三杯~现在是几杯了呀?再来一杯呢?”
结果呢,孩子很专注地玩了5分钟。

后来教研老师观察这两个宝宝,发现第一组的宝宝习惯性的“三分钟热度”,经常玩两下就不玩了。而第二组宝宝做事情的专注时间总是比第一组的宝宝长。

看来“会捧场”真的很重要,我刚开始带大亨的时候也觉得有点难,后来我摸到了窍门,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窍门1:会分解
这一招很简单,就是当孩子觉得完成某件事情有点困难,甚至情绪都开始有些抓狂的时候,就来帮助他把一个大任务拆解成几个小任务,这样完成起来就容易得多啦~

窍门2:会交流
除了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促进宝宝思考,这种老生常谈的招数就不跟大家重复了。

今天教给你们新的一招:当你发现孩子不专注的时候,一定要用简短而坚定的句子来指导他,而且一定要直视孩子的眼睛。这样有助于孩子专注于你所传达的信息,而不需要一直盯着你看。

你也可以让孩子重复一遍你刚才的话,以确保孩子明白你想告诉他什么,他下一步需要怎么做。而且这对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听力也很有帮助哦。

窍门3:会勾起孩子的兴趣

先学会赏识孩子的兴趣。

比如孩子在画画,你要欣赏他画的画,他在学写字,你要赏识他写的字。任何东西在没有学习之前,他觉得好,一旦开始学习就要付出劳动,一旦付出的劳动不被欣赏,他一定会越来越沮丧。

还有几个小技巧:
用目标激发兴趣,设定一个相对容易完成的小目标;用成功激励兴趣,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还有一点也是我们常说的,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02 重复!重复!重复!

你有没有发现,你家宝贝特别喜欢重复做某件事情?一遍又一遍地做,不厌其烦。

我们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他们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当孩子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时,就会忘我地投入其中,一遍遍地不厌其烦的重复。

但你发现了没有,当孩子重复的时候,他们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简直惊人!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引导,他们自己也会完成得很好。就是在这种反反复复的练习,对专注力有很大帮助。

所以呢,我们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每天例行的清单,在不同时间做不同的任务,孩子会在一遍遍的重复中越来越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小步总是强调育儿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一定要有体系的科学地进行,如果只是把一篇文章、一条抖音视频当成早教,那效果肯定是不尽如人意的。)


03 训练延迟满足

爱学习的家长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延迟满足”这个概念,甚至有一个著名的佐证延迟满足概念的“棉花糖实验”在前两年的心理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具体的细节如果你们感兴趣,下次再给你们写,反正你只需要记住一个结论,“棉花糖实验”是不严谨的,被推翻了的,而“延迟满足”绝对是被认可的,是已经被神经科学验证过的。)

延迟满足属于心理学概念,换成人话说大概就是“节制”的意思,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快感,可以克制眼前的欲望。是“高级的、理性的、专注的”代名词。

它还有一个反义词叫“及时满足”,是“低级的、本能的、感性的”代名词。而那些声光电玩具全都属于“及时满足”,孩子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快乐,真的很不好。



好多家长在训练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时候很容易走入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1、一味压抑孩子的需求

我们以为经常对孩子说“再等一会儿”“过几天给你买”,以为让孩子“等”的次数变多了,就训练了延迟满足。别忘了延迟满足的前提是“更多的好处”,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快感,才会克制眼前的欲望。

误区2、什么都不满足孩子

如果孩子的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这里尤其是指情感依赖,可能会影响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养成。

只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肯定是爱我的。我的合理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如果爸爸妈妈没有满足我,一定是我哪里做错了。”



04 多运动!多运动!多运动!

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每当学生参加完体育活动后,他们在学习时会更加专注,学习成绩也更高。这些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上的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等。

研究人员随机选了20名9岁的学生参与这项实验。

第一天,在学生休息20分钟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第二天,研究人员让他们在跑道上步行20分钟后,又进行了同样的测试。

在这两次测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不仅关注学生的测试结果,而且监测他们的脑电图,观察大脑活动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后,他们回答问题时会特别专心,答案也非常准确,而且问题越难,回答得越准确。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10年前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的孩子如果能在白天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多做点运动,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做功课。


没有人不知道专注力有多重要。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报告表示:94%的孩子智力水平实际上相当,真正拉开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专注力。

这种能力看着虚,一时半会儿不会像学习成绩一样分出来高低,但它的确是给孩子的未来打底子的。

经常会有一些业内人士来质疑小步的教研团队,明明市面上单项的课程(比如英语启蒙)卖得火,为什么我们非要费那么大劲研发一个很“综合“的”DEEP课呢?


在这一点上,我和云宝妈妈曾经也有过犹豫,做单项的课容易,又卖得火,做DEEP课不容易,卖得好不好谁也不知道,但是小步专注的是培养孩子的底层能力,不是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单词。我们没有纠结很久,很一致地选择了走这条tough的路,因为没有任何一条理由能够证明“底层能力不如成绩重要”。

为了测试DEEP课是不是真的好,我们特地邀请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和中科院的罗静博士一起对小步的用户做了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小步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测试结果很直观的反应出没上过小步课程的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的确不如上过小步课程的孩子,你们可以戳这里去看……

当两条路摆在你面前,而你无法抉择的时候,就去选择那条难的,准没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