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放390名囚徒回家过年,秋后回来问斩,囚徒全归无一人逃跑

 小姐姐讲史 2020-08-13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提起这位皇帝,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玄武门之变。他为了皇帝宝座杀掉自己的兄弟,也是个狠角色。但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确实是十分有能力的,他十几岁就开始领兵打仗,战功赫赫。毫不夸张地说,唐朝的功业一多半都是李世民打下的,理应成为皇帝。但玄武门之变也让世人觉得李世民是个冷血无情的人。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放走了390名囚犯让他们回家探亲,奇怪的是这些囚徒最后都又归来问斩,无一人逃跑。

李世民虽然用了非常之手段登上帝位,但他继位后励精图治,整治吏治,唐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海晏河清。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亲自到监狱中去寻访。贞观六年,那时已经到了年末,李世民到狱中监查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牢狱之中的犯人的谈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她们也不能与家人团聚,听起来十分可怜。

后来,李世民还对狱中的人进行了询问,问他们在狱中是什么感受是否后悔自己做错了事。当听到他们的忏悔时,李世民看着这一个个的可怜人,心中于心不忍,就下令让他们回家了,并约定在明年秋天回来问斩。《新唐书·刑法志》中对此事也有相关的记载:

“(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

所以,历史上才有了这样的故事。390名囚犯被李世民释放回家,临死前与家人团聚,过一个团圆年。

但在当时,此事遭到了朝中很多大臣的反对。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决定是非常不明智的,放走这些死囚犯无疑就是放虎归山,他们怎么可能放着逃跑的机会不做而乖乖地回来受死呢?如果他们到时候逃跑了,再想抓到,那难度系数可是相当大了。但李世民却一副全然不在意的样子,后来的结果也是出人意料。

到了贞观七年九月,也就是李世民和囚犯约定好的日子,没想到那些被放走的囚犯都归来了,没有一个人选择逃跑或者是躲起来的,这可谓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了。

“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在白居易的诗中也对这件事有过记录。我想李世民最初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肯定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当他看到这390个囚犯都准时回来的时候,他十分开心,于是就将这390名囚徒全部给赦免了,这下子,390名囚徒算是真真正正地有了自由之身。

后来,这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李世民仁厚宽广,博爱的胸襟一直被世人称颂。“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曾记叙了这件事。李世民这一举动也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明君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但对于这件事件,也有人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猜测。为什么这些囚犯没有一个人选择逃跑呢?真的是他们不想逃跑吗?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呢?我想李世民当初有那个自信放他们走,肯定提前就做好准备了的。毕竟牢狱中的囚徒那么多,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很难保证他们出去不会再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所以,李世民肯定在暗中派的有人对他们进行监视,若是到时候:不回去,肯定就被偷偷解决掉了,更甚的可能还会危及到家人的生命,万一李世民一怒之下株连九族,这些囚犯肯定也不想要这样的结果。所以最后都乖乖地回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李世民事先已经和这390位囚犯商量好了,约定好时间回来就会放他们一条生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些囚徒肯定还是很听话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自由之身。而李世民这样的做法也不难理解。作为皇帝肯定要巩固统治,在朝臣和百姓面前树立一个仁君、明君的好形象,他也不想大家记住的只是他弑兄登基的凶残形象。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他的这一举措可算是聪明至极,他仁君的形象自此也深入人心。

不论这些说法是否属实,不可否认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是一位十分仁厚,仁爱,仁德之人,以“仁”治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