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冯公度书写的匾额而增辉——北京西城羊肉胡同手机速写下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以冯公度书写的匾额而增辉——

北京西城羊肉胡同手机速写下

    位于羊肉胡同24号的大宅院,原本是溥仪老师陆润庠故居,1920年冯公度购置居住,直至1948年逝世前寓此。故居坐北朝南,大门外有影壁、上马石和石狮。院落五进,东部前为花园,中为祠堂,后为菜地,西北角是马号。原有房屋一百三十余间,现大门已拆除,花园、菜地、马号均已建房,惟有祠堂院保存较好,尚可供凭吊者捕捉昔日辉煌之影。

    冯公度与金石书画(刘一达)

    冯公度(1867—1948年),名恕,号华农。因购得一块乾隆的御匾“自得园”,故斋号为“自得园主人”。冯公度祖籍浙江慈溪,生于河北大兴。清末进士,以“颖慧和实干”受到清朝政府的赏识,在贝勒载洵(光绪皇帝之弟)任海军都统时,曾随其出访英、美、法等八国考察军事。曾任海军部参事,海军部军枢司司长,海军协统等职。民国以后,以实业和文物收藏著称。1920年,购得西城今羊肉胡同75号和73号原陆润庠宅寓,在此定居,直至1948年去世。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冯公度与史履晋、蒋式惺等人,以“挽中国之利权,杜外人之觊觎”为宗旨,创办了北京第一家民用电灯公司: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北方影响较大的民族资本的电力企业之一,为北京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冯公度不但在北京做了大量的实业和公益事业,而且还是京城的文化名人。冯公度一生喜书法、诗词和金石钟鼎收藏。他的书法取法颜真卿及钟繇和北碑,又融入了金石气韵,凝炼遒劲,气度恢宏,自出新意。尤其是楷书,碑帖陶融,书风清刚雄健,结字平稳,疏密有致,圆融流畅,功力甚深,法度肃严。被现代书画藏家所赏识。

    民国初年,北京许多老字号店铺以冯公度书写的匾额而增辉,在老北京曾有“无匾不恕”的说法。据他本人说,他最得意的榜书是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和北京同和居饭庄的牌匾。此外,冯公度更有大量楹联和中堂等书法作品传世。

    冯公度酷爱吟诗,晚年常与叶恭绰、张伯驹等京城文化名人一起唱和,留下诗作数百篇。这些诗既有评论时政、寄情山水的直抒胸臆之作,也有追思往事、论述人生、往来应酬的闲情之篇。

    在清末民初的京城文物收藏家中,冯公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的收藏广泛,其一生收藏了大量青铜器和金石铭文。其中闻名于世的是他与叶恭绰等人抢救国宝毛公鼎的事迹。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的一件重器,在西周青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鼎的腹内铸有铭文,铭文气势宏伟,结体庄重,笔法端严,线条的质感饱满丰腴,圆而厚重,是一篇金文书法的典范,极具史料价值。

    毛公鼎在清道光末年出土,由于器物价值连城,此后历经坎坷,多次辗转。咸丰二年由古董商苏亿年收购后运到北平,金石学家陈介祺出重金购得,后由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在陈病逝后强买。端方后人后来将此鼎押于天津俄国道胜银行。后冯公度、叶恭绰等人紧急集资3万元,将此鼎从道胜银行赎出。此举成为京城文化界的一段佳话。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冯公度一生收藏了大量的珍宝文物。1948年去世前曾留下遗嘱将这些文物捐献给国家。1950年,其子女冯大生、冯大可、冯大申、冯克柔、冯徽之、冯德符、冯士行等,秉承冯公度的遗愿,将所藏古玉、石屏、金文砚147件和所藏图书17650册,无偿捐给了人民政府,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的褒奖。冯公度生前所藏秦穆公敦、等140余件青铜器,也由其子女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冯公度对古代金石有很深的研究,堪称一代大家。他在1921年到1927年,主持刻成了私家“蕴真堂”石刻。这套石刻集书法、篆刻艺术于一体,是近代石刻艺术的珍品。刻石原镶嵌在羊肉胡同72号冯家祠堂的东厢房墙上,现存于西城区文化文物局。

    冯公度还在1927年至1929年,将多年收藏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及本人的鉴赏、考证刻在石砚上,并于1930年编成《冯氏金文研谱》,这些文物已由其子女捐献给国家。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