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佛在大炼钢铁时被熔化——北京西城宝产胡同手机速写下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铜佛在大炼钢铁时被熔化——

北京西城宝产胡同手机速写下

    据《顺天府志》记载:“宝禅寺,元普庆寺旧址也,亦在河槽西,今其地名宝禅寺胡同。元至大元年立大承华普庆寺,为裕圣太后报德作也。又为安御容之所”。又有记载“本朝康熙、乾隆年间重加修葺。寺内有明尚书万安、学士彭华、尚书甘为霖三碑。又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乾隆年间大学士公傅恒先后修葺,立碣以纪其事”。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老和尚将宝禅寺迁至今西四北八条37号院,寺坐北朝南,有山门三间、前殿三间、中殿三间、后殿三间、僧房五间及东西配殿等共四十间。在1950年代该寺尚保存完好并有僧侣修行,但从1958年之后寺舍被工厂占用僧众被遣散,大批殿堂被拆毁,寺中珍藏的明代铜佛在大炼钢铁时被熔化。

    因寺庙得名又消逝的北京胡同

    老北京曾有“庙宇甲天下”之称,从辽、金以前,到元、明、清三代,留下的古庙名刹不计其数。各式各样的寺、庙、观、宫、殿、庵、阁等,不仅成为其所在街巷的地标性建筑,而且大多都成了地名。据1949年时的统计,其时将庙宇作为胡同名称的多达605条,占胡同总数的20%。

    北京城区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古刹当属天宁寺和法源寺。天宁寺位于莲花池东路南面,手帕口北街和广安门北滨河路之间,早在北魏孝文帝时就已兴建,名曰光林寺。隋代改叫弘业寺,唐开元年间更名为天王寺,辽时寺内构筑舍利塔,元末寺毁塔存,明初重建后改称天宁寺。天宁寺前街和天宁寺东里、西里即是因此寺得名;法源寺位于南横西街北面、教子胡同和西砖胡同之间,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原叫悯忠寺。

    宋靖康二年,北宋皇上宋钦宗赵桓和其父宋徽宗赵佶一起被金兵俘虏,曾被囚于此。明正统二年重修,更名为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再度修葺,改叫法源寺,因法源寺而得名的街巷有法源寺前街、后街等。

    消逝的玉皇阁夹道,因朝天宫旧址上的玉皇阁而得名,因其得名的还有大玉胡同和小玉胡同。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处所,老北京过去曾有两处玉皇阁,除了从维熙先生寻觅的这处,另一处玉皇阁在旧鼓楼大街东侧。为了避免重名,1965年,位于旧鼓楼大街东面的玉皇阁胡同改成了玉阁胡同,其相邻的四条小胡同被称为玉阁一巷至玉阁四巷。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也有很多以寺、庙、观、殿、庵等命名的胡同街巷,已经很难让人想到其名字和庙宇的关联。比如东文昌胡同和西文昌胡同,原本是以文昌阁命名的;文章胡同是因文昌宫得名的;东兴隆街和西兴隆街,是因兴隆寺得名的;南武胜巷和北武胜巷,是因五圣庵得名的。

    其他还有:成方街因城隍庙得名,灵光胡同因灵宫庙得名,铁鸟胡同因铁老鹳庙得名,晋太胡同因晋太高庙得名,慈慧胡同因慈慧殿得名,光明胡同因光明殿得名,净土胡同因净土寺得名,宝产胡同因宝禅寺得名,长椿街因长椿寺得名,千福巷因千佛寺得名,抬头巷因抬头庵得名,云居胡同因云居寺得名,华嘉胡同因花椒寺得名,延庆街因延庆寺得名,莲花胡同因莲花寺得名,崇效胡同因崇效寺得名,大乘胡同因大乘寺得名,能仁胡同因能仁寺得名,碧峰胡同因碧峰寺得名,柏林胡同因柏林寺得名,兴华胡同因兴化寺得名,钟鼓胡同因钟鼓寺得名,扣钟胡同因扣钟寺得名,玉芙胡同因玉佛寺得名,华丰胡同因法通寺得名,蓑衣胡同因裟衣寺得名,清秀巷因清虚观得名,弘通巷因弘通观得名,玉清胡同因玉清观得名,石灯胡同因石灯庵得名,翠峰胡同因翠峰庵得名,天仙胡同因天仙庵得名,松鹤胡同因松鹤庵得名……

    在这一条条胡同中寻根探源,令我们感慨万千的,岂止是古刹的沧桑巨变?(原载《北京晚报》作者:羽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